[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控制爆破根底的孔内装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9809.X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5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高启栋;卢文波;王亚琼;冷振东;王志丰;任锐;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8 | 分类号: | F42D1/08;F42D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姬莉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爆破 根底 孔内装药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控制爆破根底的孔内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雷管脚线(1)、堵塞段(2)、装药段(3)、第一引爆雷管(4)、惰性隔层(5)及第二引爆雷管(6),炮孔(12)内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堵塞段(2)及装药段(3);惰性隔层(5)设置在装药段(3)中,将装药段(3)分隔为上部装药段(31)及下部装药段(32),上部装药段(31)和下部装药段(32)采用分段引爆;第一引爆雷管(4)置于上部装药段(31)的中下部,第二引爆雷管(6)靠近下部装药段(32)的顶端设置,第一引爆雷管(4)及第二引爆雷管(6)均通过雷管脚线(1)连接至爆破网络;
惰性隔层(5)沿炮孔轴向的尺寸取为炸药殉爆距离的1.5-2倍,惰性隔层(5)的直径为炮孔直径的0.85~0.95倍;
惰性隔层(5)采用气囊、砂袋或砂包;
第一引爆雷管(4)和第二引爆雷管(6)的段别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爆破根底的孔内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部装药段(31)的长度为装药段(3)总长度的3/5~3/4,下部装药段(32)的长度为装药段(3)总长度的1/4~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爆破根底的孔内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引爆雷管(4)设置在距离上部装药段(31)底部1/4~2/5处,第一引爆雷管(4)的聚能穴朝上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爆破根底的孔内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引爆雷管(6)设置在距离下部装药段(32)顶端10-20cm处,第二引爆雷管(6)的聚能穴朝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爆破根底的孔内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堵塞段(2)的长度为最小抵抗线的0.9~1.0倍。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爆破根底的孔内装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钻设炮孔(12):
根据爆破设计要求,钻设炮孔(12)至设计要求,并预留超钻;
步骤2、成孔质量检查与孔底找平,确保所有炮孔孔底均在同一预设高程;
步骤3、装药及堵塞:
首先装填下部装药段(32)的炸药,并将第二引爆雷管(6)置于下部装药段(32)中;然后装入惰性隔层(5);之后装填上部装药段(31)的炸药,并将第一引爆雷管(4)置于上部装药段中;装药完成后,将第一引爆雷管(4)和第二引爆雷管(6)通过雷管脚线(1)牵引至炮孔孔口;最后完成堵塞段(2)填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爆破根底的孔内装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钻长度为20~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98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锁
- 下一篇:一种柔软摩擦非织造布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