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智能透光外饰面板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3095.X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3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双;王燕;曹亚宁;车宽;戴书娴;孟召军;杨浩;李治武;罗元均;杨兴隆;李洋;许珍远;刘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勒(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B44C5/04;B44C3/02;B44F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柳强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透光 面板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透光外饰面板及其制备工艺,汽车智能透光外饰面板的制备工艺包括将PC卷膜进行裁切,得到PC薄膜层;在PC薄膜层上印刷图标、文字,得到油墨层;采用高压机压缩模具内的空气使PC薄膜层和油墨层成立体薄膜,采用切边模具把成型好的立体薄膜废料剪切掉;采用注塑模具将经过废料剪切的PC薄膜层和油墨层作为注塑模具的前模与注塑模具的后模合并,填充树脂至油墨层和后模之间,形成树脂层;在PC薄膜层上淋涂涂料,形成涂料层,得到汽车智能透光外饰面板。可以满足对图案、文字和颜色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印刷多种面板颜色,具有不透气、不氧化、抗老化以及耐刮擦的优势。缩减人工成本、环保性能好、注塑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外饰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智能透光外饰面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汽车外饰面板传统制造工艺采用的是电镀/喷涂镭射刻蚀工艺,虽然它的工艺简单、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但是产品质量差、环保性差、人工设备成本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透光外饰面板及其制备工艺,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透光外饰面板制造工艺制作产品质量差、环保性差、人工设备成本要求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智能透光外饰面板的制备工艺,包括:
将PC卷膜进行裁切,得到PC薄膜层;
在PC薄膜层上印刷图标、文字,得到油墨层;
采用高压机压缩模具内的空气使PC薄膜层和油墨层成立体薄膜,采用切边模具把成型好的立体薄膜废料剪切掉;
采用注塑模具将经过废料剪切的PC薄膜层和油墨层作为注塑模具的前模与注塑模具的后模合并,填充树脂至油墨层和后模之间,形成树脂层;
在PC薄膜层上淋涂涂料,形成涂料层,得到汽车智能透光外饰面板。
在一实施方式中,将PC卷膜进行裁切,得到PC薄膜层,具体包括:
将PC卷膜裁切为长度为1400mm,宽度为1600mm,厚度为1mm的长方体。
在一实施方式中,将PC卷膜进行裁切,得到PC薄膜层之前,所述制备工艺还包括:
将PC卷膜穿过两个转动的压辊之间进行平整度调整;
利用第一距离传感器和角度测量仪对平整度调整后的PC卷膜进行裁切位置测量。
在一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距离传感器和角度测量仪对平整度调整后的PC卷膜进行裁切位置测量,具体包括:
利用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PC卷膜长度方向端面距离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目标距离,与预设距离比较;
若目标距离大于或小于预设距离,则向终端输出第一报警信息;
若目标距离等于预设距离,则启动角度测量仪测量PC卷膜长度方向一侧的延伸线与PC卷膜裁切工作台的边缘延伸线的目标角度,将目标角度与角度测量仪的预设角度比较;
若目标角度大于或小于预设角度,则向终端输出第二报警信息;
若目标角度等于预设角度,则进行根据预设面积进行裁切。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PC薄膜层上印刷图标、文字,得到油墨层之后,所述制备工艺还包括:
将PC薄膜层和油墨层放置于烤箱里在80℃的温度下干燥。
在一实施方式中,对立体薄膜的边缘进行毛刺去除和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勒(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凯勒(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3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