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米线连续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3935.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5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卢铁宝;陈锋;康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洪河天地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7/117;A23P3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杜雪丽;韩鹏程 |
地址: | 4623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米线 连续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线连续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泡米和磨粉;第二步,拌粉,即将湿米粉、玉米淀粉、水和食用油按125:37:32:1的重量份配比加入拌粉机内,且边加水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得混合料;第三步,挤丝;第四步,老化;第五步,淋水、松丝;第六步,切割、包装。本发明采用专用的生产线,可对米线机出来的米线进行冷却使其固化,吹散,然后平铺在平铺板上,最后逐圈绕设在米线缠绕架上,即使米线分层绕设在米线缠绕架上,米线绕满后可将米线缠绕架移动至老化箱内进行老化,克服了传统工艺中的定长切断老化,降低了后续松丝分散作业难度,有效减少碎米线,同时每个米线缠绕架可缠绕多层米线,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米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米线连续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米线(亦叫米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米线生产工序主要包括泡米、磨粉、拌粉、挤丝、一次切断、老化、松丝、二次切断和包装等工序。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常将由米线机加工出来的米线切成等长的米线段(每段米线的长度一般为1.5m左右),将等长的米线挂杆并送入老化箱内进行老化,由于米线机出来的米线定长切断,米线不连续,增加后续松丝和二次切断的人工工作量,劳动强度大;二次切割导致碎米线较多,进而导致成品中的碎米线较多,产品质量低且增加米线包装难度;同时由于米线挂杆老化,导致米线与挂杆接触的地方特别容易出现弯曲,进一步增加包装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线连续生产方法,实现了米线的连续生产,在老化在无需将米线切断,有效避免碎米线,还降低了分切包装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米线连续生产方法,采用了专用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依次衔接的泡米罐、储米斗、磨粉机、储粉斗、拌粉机、上料螺旋出料机、米线机、米线缠卷机、老化箱和松丝机;所述储米斗内设置有出料口与所述磨粉机相连接的喂米螺旋出料机,所述储粉斗内设置有出料口与所述拌粉机进料口相连通的米粉螺旋出料机;在所述老化箱和所述松丝机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对米线喷水冷却的喷淋水管;在松丝机的出口端设置有与其衔接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米线切刀;
具体生产步骤包括:
第一步,泡米和磨粉
将大米和水加入泡米罐内浸泡6~15h,浸泡后的湿大米经储米斗内的喂米螺旋出料机输送至磨粉机内进行磨粉,磨出的湿米粉进入储粉斗内,备用;
第二步,拌粉
将湿米粉、玉米淀粉、水和食用油按125:37:32:1的重量份配比加入拌粉机内,且边加水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得混合料;
第三步,挤丝
所述上料螺旋出料机将第二步中的混合料送入米线机内,由米线机出来的米线缠绕在米线缠卷机的米线缠绕架上;
第四步,老化
将米线缠绕架推送至老化箱内老化,老化箱内的温度为40℃,湿度为80%,老化时间为6~10h;
第五步,淋水松丝
老化后的米线由所述第一输送机构送入松丝机进行松丝;其中,所述喷淋水管对经过的老化米线进行淋水冷却,每段米线的淋水时间为25s;
第六步,切割包装
经松丝机分离开的米线落到第二输送机构上,米线经过所述米线切刀时被切割成等长的小段,输送至包装台进行定量包装入库。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喂米螺旋出料机的筒体倾斜设置,且其出料端的高度高于其进料端的高度;位于喂米螺旋出料机进料口下方的储米斗内设倾斜置有具有透水孔的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洪河天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洪河天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3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面筋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滤波器设计方法和滤波器、多工器、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