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4431.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波;崔传波;陈艳坤;邓存宝;王雪峰;贾贝贝;王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远光灯 智能 调节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LED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和方法,利用图像识别、雷达测距、GPS等技术可精准、智能控制调节远光灯的照射范围,解决车辆行驶安全问题。它由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和调节执行模块三部分组成。信息采集模块由微型摄像头、雷达测距传感器、GPS定位器构成,负责实时采集监测对向行驶和同向行驶的车辆位置信息,信息分析模块,负责接收信息、图像识别,并将指令下达至调节执行模块;调节执行模块由LED灯、遮光罩、开关、传动机构等组件构成,主要接收信息分析模块下达的指令并控制遮光罩的开闭,实现智能调节远光灯灯光照射范围,规避风险。系统由此三部分配合运行、循环修正实现对灯光的智能调节,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安全是当今世界研究的一大主题,而夜间行车照明问题是导致交通高事故率的重要原因。根据统计显示,夜间行车发生重大事故次数的比例约为白天的1.5倍。
在夜间行车时,司机通常会选择开启远光灯以拥有更好的视野及更安全的心理感受。虽然打远光灯的确可以增加照明亮度和视线距离,但会车时却刚好可以平直地照射到对方车辆驾驶员的眼中,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造成炫目、短视觉盲区;同向行驶时,若远光灯灯光打到前方车辆后视镜,间接地影响前方车辆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交通情况,都极可能酿成车祸。故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要求机动车夜间会车须距对面来车150m外互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但人工频繁地变光操作不仅会加重司机驾驶负担,而且在切换灯光时亦可能引起方向不稳、视野不清造成安全隐患。因此,能够智能调节的远光灯系统恰好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现有技术中,已经研发出智能切换汽车LED灯的系统,的确解决了目前会车时远光灯炫目及人工变光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智能调节、智能化高,但仍存在着由于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视野不佳,来回开关导致灯寿命变短等问题。
还有由多个LED灯组成通过检测路上车辆速度、位置,智能的关闭照射到对应车辆所在区域的远光灯系统。此系统解决了远光灯炫目、变光时的视野不佳问题,但同样存在着由于对灯的频繁开关导致灯的寿命的减短的问题并且通过车辆位置、速度来调整开关远光灯较为难实现,并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车辆远光灯智能调节装置,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监测对向和同向行驶的车辆位置信息;其中,车辆位置信息至少包括车距信息、车辆图像信息和所处车道信息;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接收采集的车辆位置信息,对车距信息和车辆图像信息进行位置解析和图像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生成车辆远光灯调节控制指令;
调节执行模块,用于接收车辆远光灯调节控制指令,进行远光灯调节;其中,远光灯调节的调节方式是控制一遮光罩对远光灯灯光进行遮挡。
其中,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车距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通过设置于远光灯内的雷达测距传感器测量并采集周围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信息;
车辆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控制设置于远光灯内微型摄像头的广角镜头对本车周围车辆行驶情况进行拍摄;
定位单元,用于通过GPS定位器定位车辆所行驶的车道。
其中,雷达测距传感器、微型摄像头及GPS定位器设置于远光灯灯罩内的灯罩背面,并在灯罩开设用于雷达测距传感器测距,及用以微型摄像头拍摄的光孔。
其中,信息分析模块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车辆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4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