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顶管受力的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0392.2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2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金玲玲;李军;谢兰敏;史纪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F16L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顶管受力 辅助 装置 | ||
1.一种可调节顶管受力的辅助装置,包括顶管坑(1)、顶管(2)和千斤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和贴合件,所述限位杆(4)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千斤顶(3)的壳身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一侧面与顶管坑(1)的墙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另一侧面与限位杆(4)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6)位于限位杆(4)远离第一连接板(5)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板(6)与千斤顶(3)的柱塞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3)上背对柱塞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5)固定连接;
所述贴合件包括弧形履带架(7)和推筒(8),所述弧形履带架(7)位于第二连接板(6)背对千斤顶(3)的一侧,所述推筒(8)在弧形履带架(7)内均匀分布,所述推筒(8)与弧形履带架(7)连接;
所述弧形履带架(7)包括弧形上片(71)和弧形下片(72),所述弧形上片(71)与弧形下片(72)连接,所述弧形上片(71)与弧形下片(72)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推筒(8)上设置有卡柱(73),所述卡柱(73)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卡柱(73)与连接孔相适应,所述弧形履带架(7)的内径与推筒(8)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弧形履带架(7)还包括过渡片(74)和锁紧板(75),所述过渡片(74)的相对第二连接板(6)的一侧适于与锁紧板(75)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渡片(74)的两端与相应的弧形上片(71)或弧形下片(72)连接;
所述锁紧板(75)内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过渡片(74)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锁紧板(75)与第二连接板(6)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顶管受力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中间安装有激光发射器(9),所述第二连接板(6)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激光发射器(9)适于测准顶管(2)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顶管受力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中心处安装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与第二连接板(6)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块(10)上安装测量杆,所述测量杆在固定块(10)上旋转,所述测量杆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测量杆适于定位推筒(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顶管受力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包括横杆(11)、第一竖杆(12)和第二竖杆(13),所述横杆(11)的靠近第二连接板(6)的一端与固定块(10)连接,所述横杆(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竖杆(12)和第二竖杆(13)铰接;
所述第一竖杆(12)与第二竖杆(13)沿横杆(11)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竖杆(12)与第二竖杆(13)均为伸缩杆,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第一竖杆(12)和第二竖杆(13)的自由端上,所述第一竖杆(12)与第二竖杆(13)适于旋转测绘顶管(2)轮廓并定位推筒(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顶管受力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1)为工字型,所述横杆(11)远离第二连接板(6)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螺纹孔,所述挡板适于锁紧第一竖杆(12)和第二竖杆(13),所述第一竖杆(12)和第二竖杆(13)均容纳在横杆(11)的两侧凹槽内,所述第一竖杆(12)与第二竖杆(13)上均标注有量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顶管受力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设有多组,所述千斤顶(3)的数量与限位杆(4)相同,多组所述限位杆(4)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杆(4)的长度与千斤顶(3)的壳身长度相同;所述限位杆(4)外侧安装支板(14),所述支板(14)适于支撑限位杆(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3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