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槽形轨道的道岔装置及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2077.3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泳湖;于楷进;彭文;刘晓宇;张宏;陈海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00 | 分类号: | E01B25/00;E01B25/34;B61L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窦雪龙;赵燕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道岔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槽形轨道的道岔装置及轨道车辆,槽形轨道的道岔装置包括:直线型槽型轨,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直线内壁和直线外壁;弧线型槽型轨,与直线内壁连接,弧线型槽型轨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弧线内壁和弧线外壁,且弧线外壁所在的弧线在直线外壁上具有切点;直线型活动导向轨,位于直线内壁侧,且直线型活动导向轨的两端分别连接弧线内壁的端部和弧线外壁的端部,直线型活动导向轨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直线型槽型轨升降;弧线型活动导向轨,与弧线型槽型轨弯曲方向相同,弧线型活动导向轨的两端分别连接切点与弧线外壁的端部,且弧线型活动导向轨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弧线型槽型轨升降。本发明能够达到降低运营维护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形轨道的道岔装置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槽形轨道因其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安全可靠、便于维修等,普遍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物流运输或工业生产领域,但城市轨道交通悬挂式单轨、智能微轨等捷运系统,因其载客量较大、发车间隔很短,单位长度内轨道梁体承受的荷载很大,轨道梁截面较大。轨道交通都是岔线,用于车辆进站、避让,传统的道岔多数通过整体桥梁横向移动方式实现轨道与轨道的对接。可以设想,使几十吨、上百吨的梁体横向移动一个车辆宽度以上距离,既耗能,又浪费时间,一旦有事故,很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大事故。
传统轮轨道岔是轮轨车辆从一股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构成是,由基本轨、尖轨、曲线导轨、护轨、翼轨、岔心、转辙机械等组成。其转辙原理是,转辙机械带动尖轨水平移动,引导列车沿正线或岔线运行。其存在问题是,从基本轨向尖轨过度过程中,对尖轨的冲击力大,尖轨容易损坏,岔心前存在有害空间,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等。
磁浮列车通过抱枕形式运行,导致磁浮道岔结构形式相比于传统铁路道岔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其实质上是一种结构庞大,截面形式复杂、可弹性弯曲的连续箱行钢结构梁。温度效应明显,道岔主动梁中部是受力状态最差的位置,在主动梁中间支撑附近位置产生的变形量最大。道岔梁的表面温度分布不同,会引起道岔梁体发生侧弯和上拱。其存在问题是结构复杂,控制复杂,造价高,维护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槽形轨道的道岔装置及轨道车辆,以达到降低运营维护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形轨道的道岔装置,包括:直线型槽型轨,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直线内壁和直线外壁;弧线型槽型轨,与直线内壁连接,弧线型槽型轨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弧线内壁和弧线外壁,且弧线外壁所在的弧线在直线外壁上具有切点;直线型活动导向轨,位于直线内壁侧,且直线型活动导向轨的两端分别连接弧线内壁的端部和弧线外壁的端部,直线型活动导向轨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直线型槽型轨升降;弧线型活动导向轨,与弧线型槽型轨弯曲方向相同,弧线型活动导向轨的两端分别连接切点与弧线外壁的端部,且弧线型活动导向轨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弧线型槽型轨升降。
进一步地,槽形轨道的道岔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与直线型活动导向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电机的上表面位于直线内壁的下表面下方。
进一步地,槽形轨道的道岔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与弧线型活动导向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下端与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电机位于弧线型槽型轨的下表面下方。
进一步地,第一电动伸缩杆具有第一伸出位置和第一回缩位置,第二电动伸缩杆具有第二伸出位置和第二回缩位置,当第一电动伸缩杆位于第一伸出位置时,第二电动伸缩杆位于第二回缩位置;当第二电动伸缩杆位于第二伸出位置时,第一电动伸缩杆位于第一回缩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