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穿管机及穿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2713.2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刁志锋;吴佳艺;吴华;樊晟;黄付军;李子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穿管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穿管机,包括可上下移动的穿管台,所述穿管台前端设有驱动夹紧组件,所述穿管台还设有顶管组件,所述顶管组件设置在驱动夹紧组件的后方,所述顶管组件包括安装板、顶管气缸、摆动气缸、顶管座和顶杆,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穿管台的一侧,所述顶管气缸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顶管气缸的缸杆与顶管座连接,所述顶管座连接顶杆,所述穿管台对应安装板设有支撑板和支撑座,所述安装板内侧与支撑板铰接,安装板外侧与摆动气缸的缸杆铰接,支撑座底部与摆动气缸的缸筒铰接。本发明通过设置顶管组件对管子尾部进行有效顶推,确保整个穿管过程的连续性,实现了全自动化穿管,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穿管的劳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穿管机及穿管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是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锅炉按照结构可以分为火管锅炉和水管锅炉两大类,火管锅炉包括立式锅炉和卧式锅炉。卧式锅炉的锅壳内设有横向设置的烟管,目前在卧式锅炉烟管装配过程中,穿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穿管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力。由于管子细长、管子数量多,使管子穿进时阻力大,人工穿管不但工作人员操作难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增加了生产成本,还浪费了大量劳动力。也有企业采用自动穿管机对卧式锅炉进行穿管,利用设置在前端的驱动夹紧装置的驱动轮与压紧轮配合推动管子向前,但是管子尾部离开驱动轮后就无法继续向前,管子尾部的管子仍需要进行人工穿管,穿管机不能进行完整穿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穿管机及穿管方法,通过设置顶管组件对管子尾部进行有效顶推,确保整个穿管过程的连续性,实现了全自动化穿管,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穿管的劳动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穿管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穿管台,所述穿管台内沿穿管前进方向设有输送导轮,所述穿管台前端设有驱动夹紧组件,所述穿管台还设有顶管组件,所述顶管组件设置在驱动夹紧组件的后方,所述顶管组件包括安装板、顶管气缸、摆动气缸、顶管座和顶杆,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穿管台的一侧,所述顶管气缸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顶管气缸的缸杆与顶管座连接,所述顶管座连接顶杆,所述穿管台对应安装板设有支撑板和支撑座,所述安装板内侧与支撑板铰接,安装板外侧与摆动气缸的缸杆铰接,支撑座底部与摆动气缸的缸筒铰接。
优选的,所述顶管座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滑槽设有滑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转销,所述支撑板通过转销与安装板的下端铰接,铰接点位于安装板下端中部。
优选的,安装板通过耳座与摆动气缸的缸杆铰接,所述耳座设置在安装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驱动夹紧组件包括驱动轮、夹紧轮、升降台、升降滑轨和升降气缸,所述驱动轮由动力驱动并设置在穿管台的前端,所述夹紧轮设置在升降台上,所述升降台通过升降气缸在升降滑轨上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滑轨固定在穿管台的一侧,所述升降气缸的缸筒固定在升降滑轨的底部,所述升降气缸的缸杆与升降台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水平丝杠电机连接移动架,所述移动架通过竖向丝杠电机连接穿管台,所述底座前后设有水平移动滑轨,所述移动架前后设有竖向移动滑轨。
一种自动穿管方法,采用上述自动穿管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穿管前,顶管气缸和摆动气缸的缸杆均缩回缸筒,安装板带动其上的顶管座、顶杆以转销为旋转中心向外翻转,顶杆离开穿管台,为管子预留空间;
步骤二、由管子输送机将管子输送至穿管台,管子的头部进入驱动夹紧组件,根据管径调节夹紧轮的高度,使驱动轮与夹紧轮配合夹紧管子;
步骤三、左右前后调节穿管台,使穿管台上的管子与锅炉管板上的管孔位于同一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