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击穿电压赛克改性聚酯漆包线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4864.1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涂张应;付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晟然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6 | 分类号: | C09D4/06;C09D5/25;C09D7/61;C09D7/65;C09D5/23;C09D5/2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击穿 电压 改性 聚酯 漆包线 绝缘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击穿电压赛克改性聚酯漆包线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9‑13份赛克改性聚酯亚胺树脂、6‑7份溶剂、3‑5份苯乙烯、2‑4份催化剂和4‑7份助剂。该高击穿电压赛克改性聚酯漆包线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内部的助剂中添加了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石墨粉和磁粉等在内的多种原料,在使用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能够作为抗冲击改性剂进行使用,提高了此漆包线绝缘漆的弯折强度,在受到长时间的日晒和有机物的腐蚀时,也能够较好的保持外形的良好,提高了内部铜线对于数据的正常传输,并且石墨粉和磁粉这两种原料能够相互配合,提高绝缘漆内部的导电通磁和耐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绝缘漆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击穿电压赛克改性聚酯漆包线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漆包线最大特点是具有直焊性,耐高频性能性好,易着色,耐潮性能好,广泛应于电子家电和精密仪器,电讯,仪表上。电绝缘漆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其基本特征是以感应而不是以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电的作用和影响。IEC把电介质定义为可极化的物质,把电绝缘材料定义为电导率很小的用于隔离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的材料,它包括绝缘漆、浸渍纤维、层压板、云母制品和压塑料等五大类
然而现有的聚酯漆包线在使用时具有的缺点是机械强度稍差,耐热性能不高,且生产大规格线的柔韧性和附着性较差,不利于提高漆包线的实用性,并且一般的聚酯漆包线还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效果,降低了线路的正常使用性,容易被击穿,这样就造成了线路使用寿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击穿电压赛克改性聚酯漆包线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聚酯漆包线在使用时具有的缺点是机械强度稍差,耐热性能不高,且生产大规格线的柔韧性和附着性较差,不利于提高漆包线的实用性,并且一般的聚酯漆包线还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效果,降低了线路的正常使用性,容易被击穿,这样就造成了线路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击穿电压赛克改性聚酯漆包线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9-13份赛克改性聚酯亚胺树脂、6-7份溶剂、3-5份苯乙烯、2-4份催化剂和4-7份助剂。一种高击穿电压赛克改性聚酯漆包线绝缘漆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利用球磨机对石墨和磁粉分别进行粉碎研磨,研磨的时长在30min-50min之间,要保证石墨粉和磁粉的直径不能够超过0.03-0.05mm,在研磨完成后需要将两个粉末分别存储在常温密封条件下,方便取用;
步骤二:将固定分量的赛克改性聚酯亚胺树脂放置与加热至130℃的反应釜内,调节反应釜内部的转速至200-500r/min,在旋转扇叶均匀旋转的过程中,在反应釜的内部加入适量的溶剂,充分搅拌20min后,再调节反应釜的温度至110℃;
步骤三:随后再将助剂放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1h,可提高反应釜内温度至160℃,控制柱顶端温度需保持在80℃-105℃之间,同时降低反应釜内部的转速至60-80r/min,放置2-3h后,可析出多余的水分或水性溶剂,将表面的水分或水性溶剂排出后,再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调控装置正常关闭,使其缓慢降温;
步骤四:混合物在降低至室温后,可在反应釜内部放置稀释剂和催化剂,提高旋转扇叶的转速至600-800r/min,将所有的反应产物混合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长约为3-5h左右,这样就初步完成了绝缘漆的制备;
步骤五:初步完成的绝缘漆需要放置于过滤精度为0.06mm的袋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反复需过滤2-3次,过滤完成后需要将此绝缘漆密封灌装至不透光的包装容器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晟然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晟然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4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