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毛茛再生体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6631.5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顾永华;陈梅香;郑玉红;宋正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毛茛 再生 体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花毛茛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及其在建立花毛茛再生体系中的应用,涉及植物组培快繁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30g/L、琼脂7g/L、6‑BA 2.4‑2.8mg/L、NAA 0.5~1.0mg/L和碳纳米管0.5~1.5mg/L。本发明所述培养基可以诱导花毛茛产生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诱导出丛生芽,建立起花毛茛的再生体系,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经由愈伤组织诱导出的丛生芽数量多,芽生长速度快,可大幅度的提高了其繁殖系数,同时加快了其繁殖的速度,极大的降低花毛茛组培苗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培快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花毛茛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及其在建立花毛茛再生体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 L.),又称草牡丹、波斯毛茛、洋牡丹。毛茛科、毛茛属宿根草本花卉。原产于原产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以及欧洲东南部。花毛茛花色鲜艳丰富,有红、白、橙、粉等色,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欧美已广泛种植,现世界各国均有栽培,我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引进种植。在新西兰、荷兰、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已建立起完善的生产繁殖技术体系。在我花毛茛的引种栽培也越来越多,许多盆花和切花的生产者已初见成效。做为“世纪的花卉之星”花毛茛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喜人的发展前景。
目前尚未见到花毛茛组培报道。现有的花毛茛均以播种为主。由于播种过程中不产生愈伤组织,无法建立遗传转化体系,无法实现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遗传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导花毛茛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及其在建立花毛茛再生体系中的应用,经由愈伤组织诱导出的丛生芽数量多,芽生长速度快,可大幅度的提高了其繁殖系数,同时加快了其繁殖的速度,极大的有利于降低花毛茛组培苗的成本。而且利用愈伤组织,有望建立花毛茛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从而可以对花毛茛进行多种遗传操作或生物工程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培育新的花毛茛品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花毛茛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30g/L、琼脂7g/L、6-BA 2.4-2.8mg/L、NAA 0.5~1.0mg/L。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培养基在建立花毛茛再生体系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立花毛茛再生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消毒后的已萌芽花毛茛块茎为外植体,将所述外植体接种于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培养,得分化不定芽;所述芽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30g/L、琼脂7g/L、6-BA 2.5~3.5mg/L、NAA 0.2~0.4mg/L;
(2)将所述分化不定芽接种至芽壮芽培养基上进行第一壮芽培养,得带块茎的幼苗;所述壮芽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40g/L、琼脂7g/L、6-BA 1.8-2.2mg/L、NAA 0.2-0.3mg/L;
(3)分离所述带块茎的幼苗上的块茎,将所述块茎接种于所述诱导花毛茛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培养,得愈伤组织;
(4)将所诉愈伤组织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获得大量愈伤组织;
(5)将所述愈伤组织接种于所述芽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得愈伤不定芽;
(6)将所述愈伤不定芽接种于不定芽壮芽培养基上进行第二壮芽培养,得带块茎的愈伤分化苗;所述不定芽壮芽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蔗糖40g/L、琼脂7g/L、6-BA 1.5-2.0mg/L、NAA 0.1-0.2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6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