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电线接线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7530.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丁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高科技术创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3K13/01;B21F15/08;H02G1/14;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姚雯菁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线 接线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线接线机器人,包括安置底座、高压线固定机构、加热机构、平衡机构、行走机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底座位于高压线上方,所述安置底座下方分别设有加热机构、高压线固定机构和控制器,所述安置底座一侧设有平衡机构,所述安置底座上方设有行走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机器人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接通断裂高空电缆,减少维修人员的事故风险,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线维修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压电线接线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传统高空高压电线的断裂维修通常使用接头或绕线钳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接头容易因牵扯而二次断开,造成漏电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压电线接线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接通断裂高空电缆,减少人员的事故风险的同时有效的梳理断裂的高压电线,将电缆断面送入加热管内部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加热电缆和铜粉,把电缆断面融合成一体,坚固耐用,导电效率高,有效避免二次断裂。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电线接线机器人,包括安置底座、高压线固定机构、加热机构、平衡机构、行走机构、控制器,所述安置底座位于高压线上方,所述安置底座下方分别设有加热机构、高压线固定机构和控制器,所述安置底座一侧设有平衡机构,所述安置底座上方设有行走机构,所述高压线固定机构由位于安置底座下方固定连接的延长臂直线电机固定架、位于延长臂直线电机固定架两端固定连接的延长臂直线电机、与延长臂直线电机伸缩端固定连接的电缆固定架、位于电缆固定架一侧固定连接的电缆固定夹轴、套装在电缆固定夹轴上的电缆固定夹一和电缆固定夹二、开在电缆固定夹一和电缆固定夹二上的电缆固定凹槽、两端分别与电缆固定夹一和电缆固定夹二固定连接的电缆固定夹直线电机共同构成的,所述加热机构由位于安置底座下方固定连接的加热安装架、位于加热安装架内部与加热安装架固定连接的铜料箱、位于铜料箱下方固定连接的料箱门直线电机、安装在料箱门直线电机伸缩端的料箱门、位于加热安装架下方固定连接的加热管脱离直线电机一和加热管脱离直线电机二、安装在加热管脱离直线电机一和加热管脱离直线电机二伸缩端的加热管固定架、与加热管固定架固定连接的加热管、位于安置底座底面两侧固定连接的熔炉臂步进电机、一端与熔炉臂步进电机旋转端固定连接的熔炉臂、安装在熔炉臂另一端的熔炉脱离直线电机一和熔炉脱离直线电机二、安装在熔炉脱离直线电机一和熔炉脱离直线电机二伸缩端的分体熔炉共同构成的。
所述平衡机构由位于安置底座上方固定连接的平衡臂、位于平衡臂上方与平衡臂固定连接的平衡直线电机、与平衡直线电机伸缩端固定连接的平衡块、位于平衡臂上方固定连接的稳定坠块固定臂、位于稳定坠块固定臂下方固定连接的稳定坠块共同构成的。
所述行走机构由位于安置底座上方固定连接的行走臂固定架、位于行走臂固定架两端与行走臂固定架固定连接的行走臂、位于行走臂一端与行走臂固定连接的行走步进电机安装架、安装在行走步进电机安装架上的行走步进电机、套装在行走步进电机旋转端上的行走轮共同构成的。
所述控制器位于安置底座下与安置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管固定架和分体熔炉为隔热耐高温材料。
所述控制器具有LTE透传功能。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有效的梳理断裂的高压电线,将电缆断面送入加热管内部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加热电缆和铜粉,把电缆断面融合成一体,坚固耐用,导电效率高,有效避免二次断裂。
2. 通过机器人接通断裂高空电缆,减少维修人员的事故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高压电线接线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高压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高科技术创业园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高科技术创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