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备用电池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8063.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生;尹孝源;马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00 | 分类号: | B60L1/00;B60L58/12;B60H1/00;H02J9/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用 电池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备用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池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车辆启动信号;
根据所述车辆启动信号获取目标车辆上动力电池的第一电量和备用电池的第二电量;在所述第一电量和所述第二电量均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动力系统进行供电,并控制所述备用电池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制冷机组进行供电;
在所述第一电量或所述第二电量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向驾驶员发送充电提示,并在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充电桩时,根据所述第一电量和所述第二电量对应的充电顺序对所述动力电池或所述备用电池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启动信号获取目标车辆上动力电池的第一电量和备用电池的第二电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检测到车辆启动信号时,监测所述目标车辆上动力电池的第一电压值和备用电池的第二电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第一电量;
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所述备用电池的第二电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用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启动信号获取目标车辆上动力电池的第一电量和备用电池的第二电量的步骤之后,具体包括:
在所述动力电池的第一电压值低于第一预设电压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电量不符合预设条件;
在所述备用电池的第二电压值低于第二预设电压值时,判定所述第二电量不符合预设条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用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电量和所述第二电量均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动力系统进行供电,并控制所述备用电池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制冷机组进行供电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量和所述第二电量均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备用电池的制冷继电器导通,以使所述备用电池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制冷机组进行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用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量和所述第二电量均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备用电池的制冷继电器导通,以使所述备用电池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制冷机组进行供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实时监测所述备用电池的当前电压值;
在监测到所述当前电压值小于备用电池低压下限值时,控制所述备用电池的制冷继电器断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电量或所述第二电量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向驾驶员发送充电提示,并在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充电桩时,根据所述第一电量和所述第二电量对应的充电顺序对所述动力电池或所述备用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量或所述第二电量不符合预设条件时,获取电池充电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电池充电顺序,并基于所述电池充电顺序对所述动力电池或所述备用电池进行充电;
向驾驶员发送充电提示,并在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充电桩时,根据所述第一电量和所述第二电量对应的充电顺序对所述动力电池或所述备用电池进行充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备用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电量或所述第二电量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向驾驶员发送充电提示,并在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充电桩时,根据所述第一电量和所述第二电量对应的充电顺序对所述动力电池或所述备用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所述备用电池当前的第二电量;
在所述第二电量达到标定阈值时,断开备用电池充电回路,并控制动力电池对应的快充回路继电器的吸合;
向充电桩发送快充口连接信号,以开启对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0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切换功率的充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