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流管及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9445.7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吴迎文;杨瑞琦;马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韩来兵;王卫忠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管 换热器 | ||
1.一种集流管,安装于换热器,所述集流管(100)具有管腔(180)及若干扁管槽(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180)内设置沿所述集流管(100)轴向延伸的第一喷射结构(110)及第二喷射结构(120),所述集流管(100)分别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喷射结构(110)和所述第二喷射结构(120)连通的进液口,所述第一喷射结构(110)的冷媒喷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喷射结构(120)的冷媒喷出方向在所述管腔(180)内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结构(110)开设有第一喷射孔(111),所述第二喷射结构(120)开设第二喷射孔(121),且所述第一喷射孔(111)与所述第二喷射孔(121)位于同一平面,以使所述第一喷射孔(111)喷出的冷媒与所述第二喷射孔(121)喷出的冷媒在所述管腔(180)内对喷交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孔(1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射孔(111)排列成至少一排沿所述集流管(100)轴向排列的第一喷射孔(111)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孔(111)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喷射孔(111),且所述第一喷射孔(111)组中的第一喷射孔(111)从所述集流管(100)的顶端至所述集流管(100)的底端方向孔径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孔(12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喷射孔(121)排列成至少一排沿所述集流管(100)轴向排列的第二喷射孔(121)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孔(121)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喷射孔(121),且所述第二喷射孔(121)组中的第二喷射孔(121)从所述集流管(100)的顶端至所述集流管(100)的底端方向孔径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结构(110)具有第一集流腔,第一集流腔的空间朝向所述第一喷射孔(111)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结构(120)具有第二集流腔,所述第二集流腔内空间朝向所述第一喷射孔(111)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100)包括多个通过隔板分隔的管腔(180)段,所述集流管(100)在每个所述管腔(180)段设置有所述第一喷射结构(110)、所述第二喷射结构(120)及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喷射结构(110)和所述第二喷射结构(120)连通的的所述进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结构(110)与所述第二喷射结构(120)之间连接有挡板(131),以减少所述集流管(100)内的冷媒流通死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1)、所述第一喷射结构(110)的侧壁、所述第二喷射结构(120)的侧壁及所述集流管(100)的管壁合围形成第三喷射结构(130);
所述集流管(100)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喷射结构(130)连通的所述进液口,所述挡板(131)开设有第三喷射孔,所述第三喷射孔的喷射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射结构(110)的喷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喷射结构(120)的喷射方向在所述管腔(180)内交叉。
12.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集流管(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4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控计算机内多功能板软件在线加载架构及加载方法
- 下一篇:一种需求开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