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果蔬采后酸性病原真菌拮抗酵母生物防治效力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11113.2 申请日: 2020-09-02
公开(公告)号: CN112159767A 公开(公告)日: 2021-01-01
发明(设计)人: 路来风;张泽华;张浩然;范春阳;孙久云;杨莹;孙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6 分类号: C12N1/16;C12N1/38;A23B7/155;C12R1/645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刘丹舟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河***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果蔬采后 酸性 病原 真菌 拮抗 酵母 生物防治 效力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果蔬采后酸性病原真菌拮抗酵母生物防治效力的方法,方法步骤包括:⑴活化生防酵母菌;⑵将活化后的生防酵母菌进行液体培养;所述的生防酵母为海洋酵母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 FellTallman,菌种保藏号为IMI 394084,在培养基中添加有机酸,应用于提高拮抗酵母防治果蔬采后酸性病原真菌的能力,该酸性病原真菌包括:指状青霉、意大利青霉、扩展青霉、葡萄孢属的灰葡萄孢、核盘菌,可以有效提升拮抗酵母在不同有机酸胁迫中的存活率,并提升拮抗酵母防治采后病害的能力,安全高效、绿色无污染,符合天然、环保理念,且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快,易于规模化装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采后病害防治领域,涉及拮抗酵母生物防治技术,尤其是一种提高果蔬采后酸性病原真菌拮抗酵母生物防治效力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果蔬采后病害主要由病原真菌引起,每年造成我国果蔬产品损失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资源与经济损失严重。病原真菌不仅会造成果实数量上的巨大损失,而且许多病原真菌分泌产生的大量次生代谢产物还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扩展青霉产生的棒曲霉素等。

引起果蔬采后病害的病原真菌主要有青霉属、根霉属、链格孢属、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等,并分为2种类型,即酸性病原真菌和碱性病原真菌。其中,酸性病原真菌占据采后真菌病害的主体,包括青霉属的指状青霉、意大利青霉、扩展青霉等,葡萄孢属的灰葡萄孢等,以及能感染多种寄主的核盘菌等,造成损失最为严重。酸性病原真菌能在其生长、侵染过程中分泌草酸、柠檬酸和葡萄糖醛酸等有机酸,从而使环境和寄主组织发生酸化,进而激活其毒性因子,并抑制果皮组织中过氧化氢等抗性信号分子的产生,劫持植物防御反应,进一步增强其致病力。

在众多被研究的可能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方法中,利用拮抗微生物,特别是拮抗酵母抑制采后果实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最为关注的新型采后病害控制方法之一。酵母菌对低温、高温、干燥、低氧水平、pH值波动和紫外线辐射等环境条件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不过,低浓度有机酸被证明仍会对酵母生长等造成胁迫,抑制它们的生长,导致延长的滞后期。

目前关于如何增强拮抗酵母在酸性果实伤口处发挥稳定的生物防治效果的研究较少,严重限制了定向提高果实生防酵母活性技术的发展。目前,提高酵母菌耐酸能力和生物活性能力的方法主要集中于基因工程菌改造方面,而结合酸性病原真菌毒性因子(草酸、柠檬酸和葡萄糖醛酸等),通过发酵工艺优化方法有效增强拮抗酵母生物防治效力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

通过对现有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发现以下几篇相关公开专利文献:

1、通过诱导抗性来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方法及所用制剂(公开号CN106085890B),公开了一种通过诱导抗性来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制剂,该制剂是由海洋红冬孢酵母细胞壁和水组成,每1L制剂中含有0.1~10g海洋红冬孢酵母细胞壁。该发明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制剂进行的通过诱导抗性来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方法,在果实装箱贮藏前,先进行如下任意一种方式的预处理:预处理方式一、先将果实放入制剂中浸泡,沥干后放入容器内于密封状态下保持23~25小时;预处理方式二、果实采摘前,将制剂喷在果实表面,然后放入容器内于密封状态下保持23~25小时;将上述预处理后的果实从容器中取出后再装箱。采用本发明可在不使用化学杀菌剂的前提下能有效控制果实采后病害。

2、一种利用转录因子Crz1p调控光滑球拟酵母酸胁迫抗性的方法(公开号:CN105400770B),公开了一种利用转录因子Crz1p调控光滑球拟酵母酸胁迫抗性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光滑球拟酵母的Cgcrz1基因进行缺失或者过表达,相应降低或者提高了菌株的酸胁迫抗性。该发明还比较了缺失突变菌株Cgcrz1Δ在酸胁迫下细胞膜脂肪酸、甾醇成份及比例和通透性,结果发现Crz1p是光滑球拟酵母抵御酸胁迫的必需转录因子,过表达Crz1p可提高光滑球拟酵母酸胁迫抗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1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