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3276.4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8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香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17/20;B23Q15/02;B23Q17/24;B23Q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晓月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摩托车 发动机 缸体 加工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检测系统,包括:六位旋转机构、PLC控制器、上料视觉检测机构、缸体粗加工机构、第一自动检测机构、缸体精加工机构、第二自动检测机构及下料机构,上料视觉检测机构将待加工的发动机缸体转运至上料工位,缸体粗加工机构对发动机缸体的内径进行初步扩孔加工;第一自动检测机构对发动机缸体内径尺寸进行测量并将分析结果反馈至PLC控制器;缸体精加工机构对发动机缸体内径进行二次精加工;第二自动检测机构对加工完成的发动机缸体内径进行最终检测并将结果发送至PLC控制器;下料机构将加工完成后的发动机缸体转运至指定存放处,本发明采用六工位协作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部件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明显上升,但是高新技术产品缺乏自身技术、摩托车零部件制造仍然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道路,工艺路线老旧、创新能力不足。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摩托车缸体产品订单呈现多样定制化,旧的生产结构和工艺无法满足日趋多样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检测系统,实现上料和视觉检测、缸体粗加工、检测分析反馈、缸体精加工、检测记录反馈、下料六个工位上同时进行,可以实现多样型号发动机缸体的混合加工,大大缩短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加工检测系统,包括:六位旋转机构、PLC控制器、上料视觉检测机构、缸体粗加工机构、第一自动检测机构、缸体精加工机构、第二自动检测机构及下料机构,所述上料视觉检测机构用于将待加工的发动机缸体转运至上料工位内并进行型号识别,所述缸体粗加工机构用于对发动机缸体的内径进行初步扩孔加工;所述第一自动检测机构用于对初步扩孔加工完成后的发动机缸体内径尺寸进行测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至PLC控制器;所述缸体精加工机构根据PLC控制器发送的分析结果对发动机缸体内径进行二次精加工;所述第二自动检测机构用于对加工完成的发动机缸体内径进行最终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PLC控制器;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加工完成后的发动机缸体转运至指定存放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六位旋转机构侧面的上料机器人手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六位旋转机构上位于上料工位的侧面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一CCD相机以及光源组件,所述CCD相机与PLC控制器通讯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缸体粗加工机构和缸体精加工机构均为设置于六位旋转机构侧面的扩孔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扩孔机的扩孔刀具正对所述待加工发动机缸体的内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检测机构和第二自动检测机构为气动测量仪。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动测量仪与PLC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气动测量仪用于测量发动机缸体的内径尺寸并将测量结果反馈至PLC控制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六位旋转机构侧面的下料机器人手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六位旋转机构为具有六工位的凸轮分割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香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香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