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侧后视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4036.6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犇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永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7 | 代理人: | 郭敏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后 | ||
1.一种前侧后视镜,包括前侧后视镜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后视镜本体包括外壳组件(100)和反射镜组件(200),所述反射镜组件(200)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100)内;
所述反射镜组件(200)包括第一反射镜(201)、第二反射镜(202)及第三反射镜(203),所述第一反射镜(201)、所述第二反射镜(202)及所述第三反射镜(203)之间相对设置并构成用于的镜面组合机构;
所述前侧后视镜本体还包括横纵向面角度调整机构(300),所述横纵向面角度调整机构(300)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反射镜(201)、所述第二反射镜(202)及所述第三反射镜(203)的横向面的角度和纵向面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组件(100)包括壳体外部分(101)和壳体内部分(102),所述壳体外部分(101)与所述壳体内部分(102)相连;
所述第一反射镜(201)和所述第二反射镜(202)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分(101)内,所述第三反射镜(203)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分(1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前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组件(100)为封闭暗室,且所述外壳组件(100)上设置有透光单元(103),所述透光单元(103)用于提供给所述外壳组件(100)内外光线穿过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前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单元(103)包括第一透光窗口(104)和第二透光窗口(105)及第三透光窗口(108),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4)、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05)及所述第三透光窗口(108)之间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反射镜(201)朝向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4),所述第二反射镜(202)朝向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05),所述第三反射镜(203)朝向所述第三透光窗口(108);
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4)和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05)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分(101)上,所述第三透光窗口(108)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分(1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前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06),所述第一挡板(106)用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4)的挡雨、遮光和调整视野角度;
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0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107),所述第二挡板(107)用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05)的挡雨、遮光和调整视野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前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反射镜(201)、所述第二反射镜(202)及所述第三反射镜(203)均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组件(100)的基板(109)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前侧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11)、第三支架(112)及第四支架(113),所述第三支架(11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0)上,所述第二支架(111)、所述第四支架(113)与所述第三支架(112)连接,所述横纵向面角度调整机构(300)可驱动所述第二支架(111)、所述第三支架(112)、所述第四支架(113)相对所述第一支架(110)转动;
所述第一反射镜(20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110)上,所述第二反射镜(202)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111)上,所述第三反射镜(203)固定在所述第四支架(1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犇,未经李晓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0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循环供电输出控制的紫外线灯镇流器
- 下一篇: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