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离化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4778.9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1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梁琳;黄鑫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8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彭翠;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快速离化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金属化阴极(1)、高掺杂n+区(2)、阴极侧高掺杂p+短路点(3)、p基区(4)、n-基区(5)、n型促离化层(6)、阳极侧高掺杂n+短路点(7)、高掺杂p+区(8)、金属化阳极(9);
其中,所述高掺杂n+区(2)以及所述阴极侧高掺杂p+短路点(3)均位于所述p基区(4)与所述金属化阴极(1)之间,且所述高掺杂n+区(2)与所述阴极侧高掺杂p+短路点(3)具有相同的厚度且二者交替设置;
所述高掺杂p+区(8)和所述阳极侧高掺杂n+短路点(7)均位于所述n型促离化层(6)和所述金属化阳极(9)之间,且所述阳极侧高掺杂n+短路点(7)与所述高掺杂p+区(8)具有相同的厚度且二者交替设置;
所述n型促离化层(6)中的掺杂浓度为(1~5)*1017cm-3;该n型促离化层(6)的厚度为25~35μm;高掺杂p+区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9cm-3,厚度为20-30μm;所述n-基区(5)的厚度为400-8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离化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清洗后的n型Si片上进行杂质扩散,形成PNP结构;然后通过减薄机去掉其中一边的p形区域;得到包含p基区(4)和n-基区(5)的PN结构;
(2)对步骤(1)得到的PN结构进行氧化形成SiO2层掩膜层,通过光刻去除N侧的SiO2层掩膜层,通过扩散工艺在n-基区侧形成n型促离化层(6);
(3)在上述硅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氧化形成SiO2层掩膜层;通过双面光刻,将光刻版的图形转移到Si片两极上;腐蚀去除没有光刻胶保护处的SiO2层;然后去除Si片两极的光刻胶;再进行杂质扩散,形成阳极侧的高掺杂n+型短路点(7)以及阴极侧的高掺杂n+区(2);
(4)在上述硅片两极进行杂质扩散,形成阳极侧的高掺杂p+区(8)以及阴极侧的高掺杂p+短路点(3);
(5)对步骤(4)得到的硅片进行割圆,并将Al片冲制成和割圆后的Si片同样大小,再去除Si片和Al片表面氧化膜、有机污垢和玷污杂质;
(6)将多层材料装入模具,每层材料按照石墨-Mo片-Al片-Si片顺序排列,并使Si片阳极与Al片相对,再将装好的模具进行真空烧结;
(7)在上述Si片阴极面蒸镀一层Al膜作为电极;然后退火,使Si片阴极面和Al膜间形成Si-Al合金,得到快速离化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通过低浓度磷扩散工艺在n-基区侧形成n型促离化层(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在硅片两极涂上用氧化硼和硝酸铝配成的酒精源,进行浓硼扩散,形成阳极侧的高掺杂p+区(8)以及阴极侧的高掺杂p+短路点(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将装好的模具置于真空烧结炉中,该真空烧结炉中的真空度在10-4Pa以上,控制烧结温度为690~700℃,恒温时间为5-30min,然后以10~20℃/min的速率使烧结炉降温,降温至400℃以下后在空气中自然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7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