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o-Ru钎料粉末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6680.7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0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韩校宇;王小宇;刘奇;薄新维;姚志远;王焱辉;何浩然;陈喜;刘晓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B22F9/04;B22F1/05;B23K35/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70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o ru 粉末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Mo‑Ru钎料粉末制备方法,该方法对纯钌粉和钼酸铵进行焙解还原的方法,制备出Mo‑Ru钎料粉末,所述Mo‑Ru钎料粉末成分均匀、粒径小(粒度范围10~100微米,90%钎料粉末颗粒≤40微米)、松装密度高、熔化特性好、工艺特性佳且性价比高,适用于工业量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Mo-Ru钎料粉末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钼钌合金钎料熔点一般高达1900℃以上,对钨、钼、铼等高熔点合金母材具有较小的高温渗透扩散,润湿性和铺展性较好,钎焊过程中可以封闭空隙、充实焊缝,实现粘接牢固。在电真空器件制造领域使用广泛的一种高温Mo-Ru钎料,成分位于共晶点Mo-43.27Ru,熔点为1920~1980℃,因钎料处于共晶点成分,在对应固定钎焊温度下钎料粉末全部熔化为液相,通过共晶反应熔化,进而完成对母材的焊接。
该成分Mo-Ru合金熔点较高,现用的主要制备方法有:机械混合法,即采用纯Mo粉和纯Ru粉按共晶成分机械混合后研磨;破碎-研磨法,直接使用Mo-Ru合金锭机械破碎-研磨以制备高温钎料粉末。近年来,有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Mo-Ru钎料粉末的方法,即将三氯化钌及钼酸铵分别配制成溶液,两种溶液进行混合后低温干燥,然后加热去除氯化铵,再通过氢气进行还原处理、研磨、过筛后制备出所需成分和粒度的Mo-Ru钎料粉末。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Mo-Ru钎料粉末有以下缺点:机械混合法混合不充分,致制备的Mo-Ru钎料粉末成分不均匀,熔化特性差,影响钎焊效果。破碎-研磨法制备的Mo-Ru粉末粒度大,对于精密构件的涂覆存在较大困难,工艺性欠佳。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Mo-Ru粉末尽管成分均匀、粒度小,但原材料三氯化钌价格昂贵、性价比低,不适用于工业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o-Ru钎料粉末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Mo-Ru钎料,粉末成分均匀、粒径小(粒度范围10~100微米,90%钎料粉末颗粒≤40微米)、松装密度高、熔化特性好、工艺特性佳且性价比高,适用于工业量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Mo-Ru钎料粉末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
1)初混
按照需要制备的Mo-43.27Ru钎料的成分,称取纯钌粉和钼酸铵置于球磨罐中,加入纯钌粉和钼酸铵总重量的60%磨球,混料时间为12h;
2)焙烧
混料后焙烧,焙烧温度为350℃,时间为2h,使钼酸铵完全脱氨和脱水,得到钌和三氧化钼粉末;
3)复混
步骤2)得到的粉末置于球磨罐中,磨球加入量为粉末总量的60%,加入酒精介质,混料时间12h,烘干,过200目筛,得到钌和三氧化钼细粉末;
4)第一次还原
步骤3)所得粉末在氢气:氩气体积比为3:2气氛中分两段还原,
第一段,500~600℃还原1~2h;
第二段,900~1100℃还原2~3h,
还原后,研磨,过300目筛,得到还原后的粉末;
5)酸洗
步骤4)所得粉末置于盐酸+氢氟酸溶液中,溶解,过滤,得到Mo-Ru沉淀,去离子水清洗沉淀至清洗液为中性,烘干沉淀,得到Mo-Ru粉末;
6)第二次还原
步骤5)所得粉末放置于钼舟中,在氢气:氩气体积比为3:2气氛中还原,还原温度为1100℃,还原时间2~3h,研磨,过400目筛,得到Mo-Ru钎料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6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站用闸机的检修方法
- 下一篇:一种西兰花脱水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