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于物流无人机起降的推拉窗、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6967.X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勇;李亮;武金模;李念思;李亚运;郭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5F15/616 | 分类号: | E05F15/616;E05F15/70;E05F15/77;G05D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花锦涛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物流 无人机 起降 推拉 控制 方法 系统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物流无人机起降的推拉窗、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固定于墙面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底座与固定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拉窗组件,所述驱动机构远离固定机构的一端与推拉窗组件的侧面铰接,所述推拉窗组件的底部与固定框架铰接,所述固定框架镶嵌于墙壁处。固定机构起到支撑驱动机构的作用,而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推拉窗组件,推拉窗组件绕着铰接处向外侧(室外)转动,同时也能够驱动推拉窗组件绕着铰接处向内侧(室内方向)转动恢复初始状态,不需要手动推动推拉窗,十分方便,还能够实现无人机直接通过该推拉窗将商品运输给物主,极大便利了生活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用于物流无人机起降的推拉窗、控制方法、系统、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多旋翼无人机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无人机+应用”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无人机伴随着5G、大数据运算、AI智能等技术的成熟,未来可构成网联无人机的发展局面,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便捷、小巧、使用费用低廉等特点在未来会在远程快递行业崭露头脚。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多为高楼林立的生活小区,而居住的商品房中均使用到常用的不锈钢推拉窗,这种整块的玻璃窗因为结构稳定和使用轻便的特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玻璃窗,推拉需要住户使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推开,十分不方便。
而我国物流业发展突飞猛进,目前的物流投递最后一个环节是区域快递业务分散点将快递物件分发到每个物主手中和收取需要邮寄的物件,这一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目前主要由快递业务员承担这一业务,部分地区选用了快递柜作为小区域内的收发点,配合快递业务员开展收发工作。这种模式下需要快递物件的物主抽出时间与快递业务员协商收发快递的时间,有些不允许快递业务员随意进出小区的,还需要物主走出小区收发快递,造成了体验感差和效率低下的现象,收发快递的时效性并不是很好。不仅如此,快递公司也要承担快递业务员的人员费用,而这个费用会让消费者承担,也进一步限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水平。如果能跟利用无人机直接将商品通过推拉窗运输至物主处,将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0900695.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物流配送方法,包括:,设置物流配送接驳点,所述物流配送接驳点位于社区内部或者多个相邻的社区之间;所述物流配送接驳点为第三方接驳点,兼容多个不同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配送接驳点用于实现配送员配送和无人机配送的接驳;,所述配送员将包裹的用户条码在所述物流配送接驳点扫码后将所述包裹投递到所述物流配送接驳点的投递柜内,关闭所述投递柜的柜门;所述物流配送接驳点的控制器扫码后获取所述用户设置的目标配送位置和配送时间,并自动识别所述投递柜内所述包裹的重量;在所述配送时间启用与所述包裹的重量对应的型号的无人机配送所述包裹到所述目标配送位置;但是该方案是将商品运输至投递柜处,并不便利,而且仍然需要物主走出小区收发快递。
对于目前住宅,在无人接收快递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实现快递直接投入至住宅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在无人接收快递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实现快递直接投入至住宅中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可用于物流无人机起降的推拉窗,包括: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固定于墙面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底座与固定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推拉窗组件,所述驱动机构远离固定机构的一端与推拉窗组件的侧面铰接,所述推拉窗组件的底部与固定框架铰接,所述固定框架镶嵌于墙壁处,所述驱动机构伸长或者回缩驱动所述推拉窗组件绕着底部所在轴线朝向室外或者室内方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6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