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龙蕨的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7248.X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向建英;和秋兰;孙大宽;段杰秋;唐军荣;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24/28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龙蕨 组织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龙蕨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玉龙蕨孢子萌发;取玉龙蕨孢子接种在萌发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萌发,得到丛状的配子体;(2)诱导成苗;将所述配子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孢子体;(3)增殖;将所述孢子体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苗;(4)壮苗;将所述丛生苗接种于1/2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无根苗;(5)移栽炼苗;将所述无根苗进行移栽、炼苗,即得。本发明的优点是:成功构建了玉龙蕨的种苗高效繁殖体系,实现了玉龙蕨的人工快繁,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龙蕨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玉龙蕨(Polystichum glaciale Christ)为鳞毛蕨科耳蕨属的多年生小型草本蕨类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高寒物种。玉龙蕨数量稀少,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极小种群植物,同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级别植物。王龙蕨仅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生于海拔3200-4700米的高山冰川穴洞、峭壁及岩石缝中。玉龙蕨的鳞片初为红棕色,老时变为苍白色。玉龙蕨株型秀丽,可做为高原地区小盆景或装饰石山的微景观植物进行开发,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但由于生境特殊,传统繁殖方式也较为困难,使其尚未能被开发利用。
此外,对于濒危植物进行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其高效的繁殖技术体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需材料少,对植株的正常生长影响极小,是当前常用的繁殖方法。为了更好地保护玉龙蕨,以及后续的开发利用,首要关键任务就是解决其繁殖困难的问题,当前未见玉龙蕨的繁殖报道。因此,采用现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玉龙蕨的种苗高效繁殖体系,对于玉龙蕨的保护、科学研究,以及开发利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龙蕨的组织培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龙蕨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玉龙蕨孢子萌发;取玉龙蕨孢子接种在萌发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萌发,得到丛状的配子体;
(2)诱导成苗;将所述配子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孢子体;
(3)增殖;将所述孢子体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苗;
(4)壮苗;将所述丛生苗接种于1/2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无根苗;
(5)移栽炼苗;将所述无根苗进行移栽、炼苗,即得。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玉龙蕨孢子在接种前还包括消毒的步骤;所述消毒采用质量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来进行,消毒的时间为4~7分钟。
特别优选的,所述消毒的时间为5~6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培养萌发的温度为5℃~25℃,培养萌发的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培养萌发的光照时间为8~14小时/天。
特别优选的,所述培养萌发的温度为15℃~20℃。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萌发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4MS培养基或1/8MS培养基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诱导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继代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在移栽前,无根苗先置于室内自然光条件下闭瓶炼苗;移栽时将无根苗基部的培养基清洗干净,并将基部以上40%~50%的叶片去除,多菌灵消毒;移栽时采用包括泥炭藓和河沙的基质来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未经西南林业大学;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7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廊机器人运行的轨道基础设施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