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刹车片热处理的烘箱传输机构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0253.6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木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耐克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2 | 分类号: | F26B15/12;F26B23/04;F26B25/00;F26B25/12;F26B25/18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刹车片 热处理 烘箱 传输 机构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刹车片热处理的烘箱传输机构,还包括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刹车片热处理的烘箱传输机构的实施方法,其包括传输组件和烘箱,传输组件贯穿烘箱;在利用过凹型卡槽与扣件进行连接定位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夹紧弹簧压紧弧形夹板从而对刹车片进一步地限位和固定,防止其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处理效果。该机构在限位夹板移动至靠近扣件的位置处,关闭旋转电机并启动气缸,利用推杆推动定位卡板,并将凹型卡槽卡入扣件中进行定位,使得刹车片在进行烘干热处理时,可以通过凹型卡槽与扣件之间的连接将限位夹板固定在烘干区域,避免在进行热处理时,限位夹板发生移位或倾斜影响刹车片的热处理效果,提高了刹车片的定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刹车片热处理的烘箱传输机构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汽车生产量急速增加,紧跟着刹车片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广泛使用于车辆上的刹车片大多具有较佳的反应性、稳定性和散热性,更换简单等优点,在加工刹车片时为使刹车片材质能更加稳定,耐热性更高,因此需要透过热处理机,将刹车片长时间加热才能继续加工,在进行热处理加工时产品由于堆放无序,造成受热不均,热处理效果不均衡,由于刹车片需求量过大,生产车间大多采用推车将刹车片毛坯推进烘箱内,这样生产效率非常低,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热处理需要长达6个小时,所以准确的加热时间成了这道工序的关键,因此更加智能的控制系统对热处理烘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烘箱大多需要工人亲自进行操控。
现有的用于刹车片热处理的烘箱传输机构大多不具备一定的定位功能,且刹车片在处理时易发生滑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刹车片热处理的烘箱传输机构及其实施方法,它具有定位效果较好且刹车片在处理时不易发生滑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刹车片热处理的烘箱传输机构及其实施方法,它具有定位效果较好且刹车片在处理时不易发生滑落等优点,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刹车片热处理的烘箱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组件和烘箱,传输组件贯穿烘箱,传输组件包括固定台、传送辊结构以及定位结构,固定台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且固定台的内腔中安装有传送辊结构,传送辊结构由辊体和辊带组成,辊带的表面螺接有定位结构,且固定台穿透烘箱的内腔;
烘箱包括箱体和电源,箱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控制箱,且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加热器连接箱体,且加热器的底端伸入箱体的内腔中。
进一步地,固定台的上端安装有两相互平行的导轨,且仅一侧导轨的内侧设置有扣件,且固定台远离扣件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此旋转电机的类型为分相式电动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辊体。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限位夹板、底板以及承载板,限位夹板的一侧上端靠近边沿处焊接有底板,底板的上端焊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表面分别安装有固定板、气缸以及定位卡板,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推杆连接定位卡板,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加工有滑槽,定位卡板与滑槽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定位卡板的前端开设有若干个凹型卡槽,且凹型卡槽位于其相对应的扣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限位夹板、底板以及承载板,限位夹板的一侧上端靠近边沿处焊接有底板,底板的上端焊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表面分别安装有固定板、气缸以及定位卡板,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推杆连接定位卡板,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加工有滑槽,定位卡板与滑槽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定位卡板的前端开设有若干个凹型卡槽,且凹型卡槽卡接其相对应的扣件。
进一步地,限位夹板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弧形夹板,弧形夹板的内侧通过夹紧弹簧连接弧形夹板,且弧形夹板为一种丁腈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进一步地,箱体的表面安装有观察舷窗,箱体的内腔中设置有通槽,固定台穿透通槽的内腔且其两端均延伸至烘箱的外侧,且控制箱电性连接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耐克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耐克摩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0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