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0834.X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胜;金星;商珂;王宏阳;刘丹;薛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1D13/01 | 分类号: | A41D13/01;A41D13/012;A41D27/10;A41D27/12;A41D27/18;A41D31/02;A41D31/06;A41D31/102;A41D31/24;A41D31/26;B63C9/00;B32B27/02;B32B27/12;B32B27/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马云云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水域 冰上 救援 防护服 | ||
1.一种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主体和保暖内层,所述防护服主体包括一体式的上衣、裤子和脚套,防护服主体由防水透气复合面料制成,所述防水透气复合面料由主体织物、疏水疏油防污涂层、PTFE薄膜和尼龙舒适层由外至内依次粘合层压而成;所述保暖内层为分体式保暖纤维针织上衣和保暖纤维针织长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织物为芳纶纤维、尼龙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与导电纤维混纺而成的织物;所述芳纶纤维为对位芳纶和/或间位芳纶,所述尼龙纤维为CORDURA尼龙、FDY尼丝纺、加捻牛津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纺而成,所述聚酰亚胺纤维为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和/或普通聚酰亚胺纤维,所述导电纤维为经导电处理后的涤纶纤维、尼龙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织物为芳纶纤维、尼龙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和导电纤维混纺而成的织物,其按照重量百分比的混纺比例为芳纶纤维30%-90%、尼龙纤维0%-60%、聚酰亚胺纤维0%-50%、导电纤维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疏油防污涂层为氟碳涂层或聚氨酯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疏油防污涂层为氟碳涂层,所述氟碳涂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水100份、防泼水剂2-5份、交联剂0.5-4份;其中,所述交联剂为由阻燃剂、多异氰酸酯和封端剂制备得到的封闭型阻燃多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内层采用的保暖纤维由棉、氨纶、羊绒、中空聚酯纤维、蓄热聚丙烯腈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纺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主体的颈部领口、手部袖口设有锥形的密封圈(4),密封圈(4)的厚度为2~5mm,密封圈(4)的材质为发泡橡胶与尼龙织物或氨纶莱卡织物层压复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主体的一侧肩部至另一侧腰部倾斜设置有拉链(1),膝盖、肘部、臀部处设有加厚耐磨层(5),袖口、裤脚处设有反光标志带(3),胸部设有铭牌安装部(2),大腿部设有工具固定部(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肩部上方有单向排气阀(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背部上方设有救生拖拉带(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08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