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20834.X 申请日: 2020-09-04
公开(公告)号: CN111838800A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发明(设计)人: 王俊胜;金星;商珂;王宏阳;刘丹;薛岗 申请(专利权)人: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主分类号: A41D13/01 分类号: A41D13/01;A41D13/012;A41D27/10;A41D27/12;A41D27/18;A41D31/02;A41D31/06;A41D31/102;A41D31/24;A41D31/26;B63C9/00;B32B27/02;B32B27/12;B32B27/
代理公司: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代理人: 马云云
地址: 300000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消防 水域 冰上 救援 防护服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和保暖内层,所述防护服主体包括一体式的上衣、裤子和脚套,防护服主体由防水透气复合面料制成,所述防水透气复合面料由主体织物、疏水疏油防污涂层、PTFE薄膜和尼龙舒适层由外至内依次粘合层压而成;所述保暖内层为分体式保暖纤维针织上衣和保暖纤维针织长裤。同时在防护服主体设置有加厚耐磨层、排气阀、袢带、口袋、反光标志带和救生拖拉带等结构。本发明所述的防护服具有防水、防油、防污、透气、保暖等功能,可满足水域与冰上等场景中消防救援的实际需要,其舒适性高、使用寿命长、服装穿脱方便、方便挂装救援工具、标识救援人员位置,可有效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秋冬季节气温较低,自然或人工水域表层易结冰,当人员在冰上通过或停留时可能发生冰面塌陷,造成人员坠冰落水伤亡。复杂的冰上环境和严寒的天气对救援效率产生严重影响,消防救援人员在进行救援时也易发生伤亡。同时,近年来,各类洪涝灾害、沉船事故多发,消防救援队伍以及武警官兵参加的抗洪抢险等水域救援任务日益繁重,出警次数、出动警力逐年增加。目前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尚未配备水域与冰上救援专用成套个人防护装备,救援人员在执行抗洪抢险、冰上救援等任务中,常穿着抢险救援服、消防战斗服或雨衣进行作业,无法满足冰上和水域救援个人防护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不能有效将(冰)水与人体隔离,没有保暖、防浸湿、防污染等防护功能,人体在水中浸泡时体温会迅速降低,导致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2)服装吸水性强,水中重量大、阻力大,水域及冰上救援时穿着还会大大影响了救援效率与作战时间;(3)水中容易造成擦伤、刺伤,进而导致感染及被水中生物叮咬等情况。因此,消防救援实战一线急需研发水域与冰上救援专用防护服装。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水域救生服,主要材质多为涤纶、尼龙、橡胶等,主要用于船舶及海上救生(CN201910178223.X、CN201720997088.8、CN201720997086.9、CN201120064364.8)。这些服装只实现了面料防水的功能,但整体服装防水透气性差,且机械强度不佳,不具备耐磨、抗撕破、防刺穿等功能。还有一些救生服为实现保温功能,局部加装电加热装置(CN201910178223.X、CN201420629866.4),但这类保暖救生服通常重量较重且穿脱不便,且穿着后运动灵活性不佳,影响救援效率,不适宜水域救援的需要。

目前国内水域与冰上救援防护领域尚无防护性、防水透气性、保暖性与舒适性俱佳的救援防护服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防水透气性、防护性、保暖性与舒适性俱佳的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消防用水域及冰上救援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和保暖内层,所述防护服主体包括一体式的上衣、裤子和脚套,防护服主体由防水透气复合面料制成,所述防水透气复合面料由主体织物、疏水疏油防污涂层、PTFE薄膜和尼龙舒适层由外至内依次粘合而成;所述保暖内层为分体式保暖纤维针织上衣和保暖纤维针织长裤。

进一步,所述主体织物为芳纶纤维、尼龙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与导电纤维混纺而成的织物;所述芳纶纤维为对位芳纶和/或间位芳纶,所述尼龙纤维为CORDURA尼龙、FDY尼丝纺、加捻牛津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纺而成,所述聚酰亚胺纤维为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和/或普通聚酰亚胺纤维,所述导电纤维为经导电处理后的涤纶纤维、尼龙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主体织物为防水透气复合面料提供骨架支撑和机械强度。

进一步,所述主体织物为芳纶纤维、尼龙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和导电纤维混纺而成的织物,其按照重量百分比的混纺比例为芳纶纤维30%-90%、尼龙纤维0%-60%、聚酰亚胺纤维0%-50%、导电纤维0%-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0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