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工位定位装箱输送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1310.2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卓柳福;王博哲;冯冉冉;刘升亮;宋维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库米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68 | 分类号: | B65G47/68;B65B6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肖太升;高洋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定位 装箱 输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工位定位装箱输送机,其包括机座、双工位切换机构、双工位输送机构和控制器,双工位切换机构包括导轨、驱动器和抵触缓冲件;双工位输送机构包括滑架,第一、二输送机;第一、二输送机包括机架、输送辊升降挡板、平移夹板和位置传感器;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三组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于输送辊、升降挡板、平移夹板和驱动器电性连接。本双工位定位装箱输送机实现了两条不同规格产品的生产线的并线共用一套开箱、装箱、封箱设备,克服了现有多条独立包装生产线设备成本高、投入大、维修维护工作量增加、占用车间空间资源多等缺陷,广泛使用于多条独立包装生产线的车间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定位装箱输送机。
背景技术
自动化包装生产线按工序流程依次为纸箱自动开箱环节、自动装箱环节和自动封箱环节,开箱机开启纸箱后需要把纸箱输送并固定在装箱工位的准确位置,然后由装箱机器人按照设定的位置坐标进行装箱,最后输送至封箱机进行封箱。当自动化包装车间中存在两条不同规格产品的生产线时,需要为每条生产线单独配置开箱机、装箱机和封箱机,不仅设备成本高、投入大,维修维护工作量增加,而且占用大量车间空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多条独立包装生产线成本高、投入大和占空资源多的不足,对线上输送结构进行设计和改造,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两条不同规格产品的生产线的并线共用一套开箱、装箱、封箱设备的双工位定位装箱输送机。
本双工位定位装箱输送机包括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双工位切换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双工位切换机构上的双工位输送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双工位切换机构和双工位输送机构动作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双工位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座上、与纸箱输送方向垂直布置的导轨,固定在所述机座上、用于驱动所述双工位输送机构往复运动的驱动器,固定在所述机座上、用于限定所述双工位输送机构往复运动终止位置的抵触缓冲件;
所述双工位输送机构包括:滑配在所述导轨上、并与所述驱动器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滑架,并排设置在所述滑架上的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均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输送纸箱的若干输送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阻挡纸箱的升降挡板,所述机架上、用于固定纸箱的平移夹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两侧、用于感应纸箱位置的三组位置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三组所述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于所述输送辊、升降挡板、平移夹板和驱动器电性连接。
为实现双工位输送机构在机座上的往复平移,已完成第一、第二输送机形成的输送通道在开箱、装箱、封箱设备交替对位,所述驱动器为伺服电机或液压缸,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或液压缸的缸杆与所述滑架固定连接。
为限定对位第一、第二输送机形平移时的终止位置,所述抵触缓冲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座上的角钢件和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上套接有弹性胶帽。
为实现纸箱输送的自动控制,所述输送辊为轴枢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电动辊筒。
为在装箱位置实现纸箱的挡停对位,所述升降挡板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上的升降电机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电机输出轴上的挡板体。
为在装箱位置实现纸箱的固定定位,所述平移夹板包括滑配在所述机架上的夹板体和用于驱动所述夹板体平移的平移电机。
为实现纸箱进入后启动输送、装箱位置纸箱固定、纸箱运出后输送机交替一系列自动控制,所述位置传感器为对射光电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机架上游纸箱入口端的第一位传感器、设置在机架上升降挡板所在位置的第二位传感器、设置在下游纸箱出口端的第三位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库米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库米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