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病毒细菌的激光快速检测与消杀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1984.2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庞宏俊;史要涛;于临昕;于翠萍;郭培坤;谢俊喜;包春慧;岳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1/01;A61L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周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病毒 细菌 激光 快速 检测 一体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针对病毒细菌的激光快速检测与消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器、光束扫描元件、样品采集元件、微流控芯片和拉曼光谱检测平台;
所述激光器包括激光发生源、分光元件和倍频元件;所述激光发生源射出光束经所述分光元件形成两束分光束,所述两束分光束中的其中一束分光束形成所述拉曼光谱检测平台的激发光源;由所述样品采集元件于待杀毒区域采集到的样品流经所述微流控芯片并被所述微流控芯片的纳米管组件按尺度由大到小进行吸附阻隔,以形成以尺度大小分类的细菌病毒区域;所述激发光源照射每一所述细菌病毒区域并经过表面散射后进入所述拉曼光谱检测平台以获取微生物识别信息;所述两束分光束中的另外一束分光束经所述倍频元件形成紫外激光光束,所述紫外激光光束流向所述光束扫描元件以实现所述待杀毒区域的病毒细菌的消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病毒细菌的激光快速检测与消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器还包括反射镜组,以将所述分光束导向所述拉曼光谱检测平台并形成所述激发光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病毒细菌的激光快速检测与消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管组件包括外壳和纳米管;多个所述纳米管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样品于所述纳米管组件的流经方向与所述纳米管的轴线方向呈角度设置;所述纳米管组件沿样品于所述纳米管组件的流经方向设有多个细菌病毒吸附阻隔区域,且前一个所述细菌病毒吸附阻隔区域中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纳米管之间的间距小于后一个所述细菌病毒吸附阻隔区域中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纳米管之间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病毒细菌的激光快速检测与消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对应每一所述细菌病毒吸附阻隔区域设有一壳段,至少两个所述壳段的轴线呈角度设置;和/或,
所述纳米管包覆有用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信号的基底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病毒细菌的激光快速检测与消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曼光谱检测平台包括平台主体、瑞利滤光片、光栅、CCD探测器、机器学习处理算法模块、拉曼光谱数据库模块;所述瑞利滤光片、所述光栅、所述CCD探测器、所述机器学习处理算法模块、所述拉曼光谱数据库模块均设于所述平台主体;
所述激发光源照射一所述细菌病毒区域并经过表面散射后进入所述平台主体以形成对应的带有细菌病毒特征光谱的表面增强散射光,所述表面增强散射光经所述瑞利滤光片将瑞利散射光滤掉后,再经过所述光栅分光后由所述CCD探测器获取所述表面增强散射光对应的精细光谱分布,所述机器学习处理算法模块根据所述拉曼光谱数据库模块的拉曼光谱数据库和所述精细光谱分布获取微生物识别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病毒细菌的激光快速检测与消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发生源产生波段为532nm-785nm的激光束,所述波段为532nm-785nm的激光束经所述分光元件形成两束波段为532nm-785nm的激光束分光束,所述两束波段为532nm-785nm的激光束分光束中的其中一束激光束分光束经所述倍频元件形成波段为266nm-355nm的紫外激光光束;所述两束波段为532nm-785nm的激光束分光束中的另外一束激光束分光束形成所述拉曼光谱检测平台的激发光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病毒细菌的激光快速检测与消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束扫描元件为振镜、双光楔、声光扫描器、光学相控阵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9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