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2575.4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游弘宇;朱成龙;陈新军;代辉;杜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C01B17/90;C01B32/50;C01B1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回收 废污酸中 再生 硫酸 方法 | ||
1.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净化气体
净化气体包括如下体积百分比原料:硫化氢25-50%、二氧化碳20-45%、氮气50-75%;
按体积百分比量取硫化氢、二氧化碳以及氮气,通入气体容器中充分混合,制备净化气体;
步骤二:反应沉淀过滤
S1:将制取的净化气体以500-800L/h的速率通入到流量为10-20m3/h、搅拌速度为300-400rpm的废污酸溶液中;
S2:使废污酸溶液中的重金属杂质离子与硫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硫化物;
S3:将生成的难溶硫化物进行沉淀、过滤分离,使难溶硫化物从稀硫酸溶液中过滤出去;
S4:过滤后的稀硫酸溶液替代新水补入烟气制酸系统的干吸工序;
步骤三:回收制备硫酸
SS1:将原烟气制酸净化工序的炉气通入干燥塔内,用93%硫酸喷淋,使炉气中的水份降至0.1g/m3,经丝网除沫器除沫、除雾后由二氧化硫鼓风机将炉气送入转化器(6)内部;
SS2:从转化器(6)的第一段触媒层出来的一次转化气在第一吸收塔内用98%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经纤维除沫器除沫、除雾后,依次进入转化器(6)的第四段触媒层和转化器(6)的第五段触媒层进行第二次转化;
SS3:来自第四段触媒层和第五段触媒层的二次转化气进入第二吸收塔,用98%浓硫酸吸收其中的三氧化硫,然后经第二吸收塔顶的纤维除雾器除沫、除雾,烟气经纤维除雾器除雾后将酸雾量降至42mg/m3,再由100m尾气烟囟排向空中;
SS4:成品酸浓度为93%和98%,成品酸经地下槽计量后用泵输送至成品酸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SS1的炉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包含部分杂质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二氧化硫鼓风机吹出的的冷二氧化硫气体称为一次气,热交换器四(4)、热交换器二(2)、热交换器五(5)以及转化器(6)的第四段触媒层和转化器(6)的第二段触媒层出来的热气体共同将一次气加热到450℃进入转化器(6)的第一段触媒层;经第一吸收塔出来的含二氧化硫气体称为二次气,热交换器三(3)、热交换器一(1)以及转化器(6)的第三段触媒层出来的热气体共同将二次气加热到500℃进入转化器(6)的第四段触媒层进行第二次转化,经转化后,二次气送往第二吸收塔吸收三氧化硫制取硫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酸过程中通过串酸、加水和产生的成品酸来维持各循环塔内酸的浓度和酸的液位;通过向烟囟排放干燥塔内吸收水分产生的稀释热,通过两台吸收塔内吸收三氧化硫产生的反应热以及各自的阳极保护酸冷却器移去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交换器一(1)、热交换器二(2)、热交换器三(3)、热交换器四(4)以及热交换器五(5)进行换热时,被加热的二氧化硫气体走各热交换器的管间,被冷却的二氧化硫气体走各热交换器的管内;在各个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塔之间设置热管锅炉,将第二吸收塔的温度控制在170-180℃,同时进行回收多余的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回收硫酸过程中产生的铅酸泥,由泥浆泵送至铅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成为滤液与滤饼,滤液返回第一吸收塔与第二吸收塔重复利用,滤饼运往滤饼库堆存或外售废酸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5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