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2575.4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游弘宇;朱成龙;陈新军;代辉;杜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C01B17/90;C01B32/50;C01B1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回收 废污酸中 再生 硫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充分利用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循环再生成工业浓硫酸的问题,进而实现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通过在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以一定速度通过净化气体,并进行搅拌、过滤,将滤液代替新水添加至烟气制酸系统中,将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充分利用,循环再生成工业浓硫酸,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可避免废电池回收过程中电解液乱倒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制酸工序污酸污水的处理成本,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替代了制酸干吸工序中补入的工业新水,减少了水资源消耗;硫酸再生流程短,循环利用率高,能耗低,以废治废,环境污染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硫酸的方法,具体为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属于硫酸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用完后的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电解液,无论深埋还是裸漏堆放,其中的重金属和电解液都会对地下水、土壤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但废旧电池同时又是可供人类利用的宝贵的二次资源,因此废旧电池综合利用,意义重大。
专利CN105712302B公开了一种废旧铅蓄电池硫酸回收系统及利用其回收硫酸的方法;该系统包括通过输液管道相连通的废酸收集设备、隔膜泵、板框过滤设备、第一储酸设备、第一增压泵、微滤膜过滤设备、第二储酸设备、扩散渗析设备、第三储酸设备、第二增压泵、纳滤膜过滤设备、酸液回收设备,扩散渗析设备内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扩散渗析设备上还设置有扩散渗析液入口,扩散渗析液入口与第三增压泵相连接,第三增压泵另一端与扩散渗析液供应设备相连接。
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充分利用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循环再生成工业浓硫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充分利用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循环再生成工业浓硫酸的问题,进而实现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通过在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以一定速度通过净化气体,并进行搅拌、过滤,将滤液代替新水添加至烟气制酸系统中,将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充分利用,循环再生成工业浓硫酸,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可避免废电池回收过程中电解液乱倒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制酸工序污酸污水的处理成本,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替代了制酸干吸工序中补入的工业新水,减少了水资源消耗;硫酸再生流程短,循环利用率高,能耗低,以废治废,环境污染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从铅酸电池回收废污酸中再生回收硫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净化气体
净化气体包括如下体积百分比原料:硫化氢25-50%、二氧化碳20-45%、氮气50-75%;
其中,硫化氢制备过程如下:
T1:将反应物按预设配比装入石英管内,然后密封在耐高温、耐高压的反应釜中;
T2:向反应釜内反复充入1.15MPa的高纯氮气,维持反应釜内为高压状态,并排除反应釜内的空气,同时,用外接在反应釜出口的压力表对反应釜内的压力进行在线检测,使压力保持在0.80MPa,检查反应釜的气密性;
T3:确认气密性良好后,设定温度为150-225℃,设定反应时间为1-2.5h,在管式加热炉中对反应釜进行恒温加热,并且每隔0.5h对实验状况进行检查;
T4:反应结束后,先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排气,以保证反应釜内无蒸汽对结果和实验设备造成影响,在排气的同时,利用在线硫化氢检测仪测定硫化氢体积分数,并用气袋收集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采用煅烧法制备,具体制备过程为用高温煅烧碳酸钙制得二氧化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