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梁车安全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6164.2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常平;赵才华;王祥熙;徐宝利;奚乐;黄维;刘明明;徐高高;陆昱;郭伟晨;岳鹏飞;吴保利;张杰;吴超;徐力阳;仇建松;肖峰;何帅;李叶锋;戴晨雨;束长俊;王文杰;张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B60C23/20;B60Q9/00;G01G19/08;B60P5/00;B60T7/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梁车 安全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运梁车领域,尤其是一种运梁车安全监测系统,针对现有监测系统不完善,不能对运梁车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且无法及时通知驾驶人员监测状态,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使用状态收集模块、收集数据对照模块、收集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预警模块、网络模块、反馈模块和后台服务模块,所述使用状态收集模块和收集数据对照模块相连接,所述收集数据对照模块和收集数据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收集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监测系统完善,能对运梁车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且可及时通知驾驶人员监测状态,安全性能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梁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梁车安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运梁车是一种将预制梁从梁场运送到架桥地点并能够向架桥机喂梁的专用工程机械车辆,其设备造价非常昂贵,可用于运载时速为250~350Km铁路客运专线的32m、24m、20m的预制梁,并且所运输的预制梁重量可达900t,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运行工况较为特殊,就必须对设备进行相应的安全监控;
然而现有的监测系统不完善,不能对运梁车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且无法及时通知驾驶人员监测状态,安全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监测系统不完善,不能对运梁车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且无法及时通知驾驶人员监测状态,安全性能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运梁车安全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梁车安全监测系统,包括使用状态收集模块、收集数据对照模块、收集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预警模块、网络模块、反馈模块和后台服务模块,所述使用状态收集模块和收集数据对照模块相连接,所述收集数据对照模块和收集数据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收集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预警模块相连接,所述预警模块和网络模块相连接,所述网络模块和反馈模块相连接,所述反馈模块和后台服务模块相连接,所述使用状态收集模块包括轮胎压力收集单元、轮胎温度收集单元、速度收集单元、运梁车板角度收集单元、承载重量收集单元和偏移距离收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发送单元、数据上传单元和数据暂存单元,所述预警模块包括报警信号发射单元、报警蜂鸣单元和车辆制动单元,所述收集数据对照单元包括轮胎压力对照单元、轮胎温度对照单元、速度对照单元、运梁车板角度对照单元、承载重量对照单元和偏移距离对照单元,网络模块包括网络信号获取单元和无线网络发射单元,所述反馈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后台服务模块为数据维护单元、日志服务单元和用户管理单元。
优选的,所述轮胎压力收集单元为胎压传感器,轮胎温度收集单元为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在运梁车板的底部,温度传感器的传感探针靠近轮胎部位。
优选的,所述速度收集单元为测速器,测速器安装在轮胎上,用于检测轮胎转速,运梁车板角度收集单元为汽车角度位置传感器,汽车角度位置传感器包括磁场传感器、集成放大器和可编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承载重量收集单元为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安装在运梁车板底部,用于对承载重量进行检测,偏移距离收集单元为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桥梁在运梁车上出现偏移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收集数据存储单元包括轮胎压力存储单元、轮胎温度存储单元、速度存储单元、运梁车板角度存储单元、承载重量存储单元和偏移距离存储单元。
优选的,所述数据发送单元将处理结果发送至预警模块和云服务器上,数据上传单元将对比数据上传数据库,数据暂存单元可临时储存对比数据,方便临时查看。
优选的,所述报警信号发射单元可向车内发送报警信号,并同时报警蜂鸣单元向车内发送报警蜂鸣,车辆制动单元可接入制动,降低车辆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6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