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6507.5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喜杰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77;B29C45/78;B29C45/76;B29K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2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差 冲击 防裂式 pc 注塑 工艺 | ||
1.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PC原料在60-80℃的加热条件下烘干至含水率低于0.3%;
S2、注塑机料筒温度设定230-250℃,注射压力50-80MPa,模温120-130℃,保压时间1-3秒;
S3、在注塑模具上新设的投料口中投入体积占比为5-10%的逆变消裂球(1),并施加旋转的匀强磁场,迫使逆变消裂球(1)在原料内进行二次搅拌后均匀分布;
S4、通过先水冷至80℃后空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成型时间为40-50s;
S5、冷却成型后进行自动脱模,取出制品后进行切边修整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PC原料中混合有质量占比1.2-1.5%的碳化硅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注射机上有四组热流道且温度分别为190℃、210℃、210℃、180℃,对应的四段注射压力分别为60MPa、80MPa、75MPa和6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注塑模具在注塑之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并涂刷上一层脱模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消裂球(1)包括磁动球(11)和连接于磁动球(11)上的多个逆变棒(12),且逆变棒(12)均匀插设于磁动球(11)上,所述磁动球(11)内开设有多个与逆变棒(12)相对应的温变槽(2),所述温变槽(2)内镶嵌连接有感温换气球(13),所述磁动球(11)外端开设有多个与温变槽(2)连通的迁移孔,且逆变棒(12)贯穿迁移孔并与感温换气球(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换气球(13)包括一体连接的气变半球(131)和定态半球(132),且气变半球(131)与逆变棒(12)连接并保持充气膨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态半球(132)外端包裹有一对与其相贴合的控气片(14),所述控气片(14)与定态半球(132)之间连接有储气包(7),所述定态半球(132)内开设有与控气片(14)相垂直的生长孔,所述生长孔内镶嵌连接有触发包(5),所述触发包(5)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迁移顶杆(6),且迁移顶杆(6)与控气片(14)之间连接,所述定态半球(132)上还开设有一对与气变半球(131)相连通的通气孔(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气片(14)与气变半球(131)之间连接有同步拉丝(3),所述气变半球(131)内顶壁与定态半球(132)之间连接有稳定内杆(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内杆(4)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结构,且内部填充有剪切增稠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温差冲击防裂式PC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动球(11)采用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逆变棒(12)采用热稳定性高的导热材料制成,所述触发包(5)采用热膨胀系数大于PC塑料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喜杰,未经孙喜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65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