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8117.1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7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韩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苏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1/04;C07K1/06;C07K1/20;A61K38/10;A61P31/04;A61P31/10;A61P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郭凡;鲁兵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为:(Cys‑poly‑Bm)2‑K‑(poly‑An),其中poly‑Bm与poly‑An均为直链肽,K为赖氨酸(Lys,K),(Cys‑poly‑Bm)2‑K是以K为分支点,连接有分支片段为poly‑Bm的两分支肽,两分支肽片段poly‑Bm的末端氨基酸均为半胱氨酸Cys,两个半胱氨酸经氧化形成二硫键从而构成的环肽。本发明提供的多肽化合物具有抑制耐药的格兰氏阳性菌与耐药的格兰氏阴性菌及真菌的生长,可应用于对致病菌的抗感染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自从1962年从铃蟾皮肤中分离获得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铃蟾抗菌肽之后,人们已从两栖动物皮肤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1980年在美国天蚕体内发现了第一个昆虫来源的抗菌多肽,以后在微生物、水产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中也陆续发现具有抗菌防御功能的多肽分子。生物体产生抵御致病微生物的肽类分子被统称为“抗菌肽”,或被称为宿主“防御素”。“抗菌肽”或“防御素”构成了宿主抵抗外来病原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宿主自身不受致病微生物的侵害。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的特征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肽分子,氨基酸数目少于100,常携带正电荷,具有确定的抗菌活性。目前发现的生物体产生的天然抗菌肽有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功能。抗菌肽最为吸引人关注的优点包括:大多数抗菌肽的氨基酸数目在15-45个氨基酸之间,作用靶点为细菌的细胞膜,对宿主无毒或低毒,无耐药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生物安全性。与人类友好伴生的益生菌乳酸菌产生的乳链菌肽(Nisin)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清楚的抗菌肽,Nisin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肽分子,它对引起食品腐败的革兰氏阳性菌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微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生长作用,被美国、欧盟、中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保存。
由于自然界中的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环境安全性等,从而吸引了科学家以天然抗菌肽为先导化合物进行各种方式的分子改良,以期获得更为高效的抗菌效果、更长久的稳定性、更良好的生理适应性,更易于应用于日常或临床实施,更便于人工合成的抗菌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肽化合物,其结构式见式Ⅰ,为:(Cys-poly-Bm)2-K-(poly-An),
其中poly-Bm与poly-An均为直链肽,K为赖氨酸(Lys,K),Cys为半胱氨酸,(Cys-poly-Bm)2-K是以K为分支点,连接有分支片段为poly-Bm的两分支肽,两分支肽片段poly-Bm的末端氨基酸均为半胱氨酸Cys,且两分支肽片段末端的两个半胱氨酸通过二硫键(经氧化形成的)连接,使得两分支肽片段poly-Bm形成环肽(环肽由K、poly-Bm、Cys、Cys、poly-Bm依次首尾连接形成);
m为poly-Bm直链肽所包含的氨基酸数目,n为poly-An直链肽所包含的氨基酸数目;优选的,m为2-10,n为4-15;更优选的,m为2-7,n为6-12;再优选的,m为3-5,n为7-10;最优选的,m为4,n为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苏,未经韩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8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