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8847.1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鲁秀元;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腾达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A23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冯海玉 |
地址: | 238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榨油 作物 破壁率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包括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的一端安装料筒(2),机台(1)的另一端安装立柱(3),所述立柱(3)上设置筒盖滑动机构(4)和加热组件(5);所述筒盖滑动机构(4)包括活动板(41)、紧固件(42)、固定杆(43)和筒盖(44);所述加热组件(5)包括连接柱(51)、导热管(52)、加热环管(53)和导线(54);所述机台(1)内设置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包括电机(61)、伞齿轮A(62)、伞齿轮B(63)和旋转轴(6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1)套装于立柱(3)上,并通过紧固件(42)固定,所述紧固件(42)由螺杆(421)、插孔(422)和螺母(423)组成,所述螺杆(421)与螺母(423)分别设于活动板(41)的端口外侧,所述插孔(422)设于活动板(41)的端口侧壁上,所述螺杆(421)的一端插入插孔(422)内,并通过螺母(423)紧固,所述固定杆(43)的一端与活动板(41)连接,固定杆(43)的另一端插装于筒盖(44)上的杆孔内,并延伸至筒盖(44)内,所述筒盖(44)设于料筒(2)的正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51)设于筒盖(44)内,并安装于固定杆(43)上,连接柱(51)的中部设置内螺纹孔(511),内螺纹孔(511)与导热管(52)一端设置的外螺纹(521)对应匹配,所述导热管(52)的一端插入内螺纹孔(511)内,并通过螺纹啮合固定,导热管(52)的另一端延伸出筒盖(44)外,所述加热环管(53)安装于导热管(52)的另一端上,所述导线(54)与导热管(52)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1)安装于机台(1)内的一端,所述伞齿轮A(62)安装于电机(61)的输出轴上,所述伞齿轮B(63)设于伞齿轮A(62)的上端,并且伞齿轮B(63)的齿面与伞齿轮A(62)的齿面相啮合,所述旋转轴(64)的一端与伞齿轮B(63)连接,旋转轴(64)的另一端贯穿机台(1)与料筒(2)的内壁,并延伸至料筒(2)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内的底部还设置破壁刀(7),破壁刀(7)安装于旋转轴(64)上;所述破壁刀(7)的旋转半径小于加热环管(53)的半径。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榨油作物投放入料筒(2)内后,推拉活动板(41)使其在立柱(3)上滑动,进而带动筒盖(44)滑至料筒(2)处,使筒盖(44)盖装于料筒(2)上;然后拧紧紧固件(42)将筒盖(44)固定在料筒(2)上;
S2:当筒盖(44)盖装于料筒(2)上的同时,设置于筒盖(44)外的加热环管(53)会伸入料筒(2),然后将导线(54)与电源连接,利用导热管(52)通电产生的热能传导至热环管(53)上来加热料筒(2)内盛装的榨油作物;
S3:在加热环管(53)加热料筒(2)内的榨油作物后,接通电机(61)连接的电源,经由电机(61)带动伞齿轮A(62)转动,从而带动伞齿轮B(63)转动,而伞齿轮B(63)转动则会带动旋转轴(64)转动,进而带动破壁刀(7)高速旋转;
S2:因破壁刀(7)的旋转半径小于加热环管(53)的半径,故破壁刀(7)在高速旋转的同时,破壁刀(7)不会与加热环管(53)相触碰,而造成加热环管(53)或破壁刀(7)的损坏;
S5:通过高速旋转的破壁刀(7)对加热的榨油作物进行破壁,以提高榨油作物的破壁效率;破壁结束后,断开电机(61)与导线(54)连接的电源,然后推拉活动板(41)带动筒盖(44)脱离料筒(2),便可将料筒(2)内的榨油作物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腾达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和县腾达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88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