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8847.1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鲁秀元;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腾达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A23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冯海玉 |
地址: | 238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榨油 作物 破壁率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一端安装料筒,机台的另一端安装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筒盖滑动机构和加热组件;所述筒盖滑动机构包括活动板、紧固件、固定杆和筒盖;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连接柱、导热管、加热环管和导线。本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通过设置的加热组件加热料筒内盛装的榨油作物,从而破坏榨油作物的细胞壁,以提高榨油作物破壁效果;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破壁刀高速旋转,从而对榨油作物破壁,以实现提高榨油作物的破壁效率,具有减少加工时长、提高加工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榨油作物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通常食用的油都是用那些可以榨油的植物榨出来的,比如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菜籽油,就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其它的还有花生、玉米等这些作物,都能拿来榨油。榨油前,需将植物切碎、打散,以破坏植物的细胞壁,达到高效榨油的目的。
目前对植物破壁是通过粉碎设备对植物粉碎,以实现对植物的破壁效果,但由于这种加工方式需要耗费的加工时长较长、破壁效率较底等问题,使得榨油作物的破壁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加工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及其实施方法,通过设置的加热组件加热料筒内盛装的榨油作物,从而破坏榨油作物的细胞壁,以提高榨油作物破壁效果;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破壁刀高速旋转,从而对榨油作物破壁,以实现提高榨油作物的破壁效率,具有减少加工时长、提高加工效率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一端安装料筒,机台的另一端安装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筒盖滑动机构和加热组件;所述筒盖滑动机构包括活动板、紧固件、固定杆和筒盖;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连接柱、导热管、加热环管和导线;所述机台内设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伞齿轮A、伞齿轮B和旋转轴。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套装于立柱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紧固件由螺杆、插孔和螺母组成,所述螺杆与螺母分别设于活动板的端口外侧,所述插孔设于活动板的端口侧壁上,所述螺杆的一端插入插孔内,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插装于筒盖上的杆孔内,并延伸至筒盖内,所述筒盖设于料筒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设于筒盖内,并安装于固定杆上,连接柱的中部设置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导热管一端设置的外螺纹对应匹配,所述导热管的一端插入内螺纹孔内,并通过螺纹啮合固定,导热管的另一端延伸出筒盖外,所述加热环管安装于导热管的另一端上,所述导线与导热管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于机台内的一端,所述伞齿轮A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伞齿轮B设于伞齿轮A的上端,并且伞齿轮B的齿面与伞齿轮A的齿面相啮合,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伞齿轮B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机台与料筒的内壁,并延伸至料筒内。
优选的,所述料筒内的底部还设置破壁刀,破壁刀安装于旋转轴上;所述破壁刀的旋转半径小于加热环管的半径。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榨油作物破壁率的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榨油作物投放入料筒内后,推拉活动板使其在立柱上滑动,进而带动筒盖滑至料筒处,使筒盖盖装于料筒上;然后拧紧紧固件将筒盖固定在料筒上;
S2:当筒盖盖装于料筒上的同时,设置于筒盖外的加热环管会伸入料筒,然后将导线与电源连接,利用导热管通电产生的热能传导至热环管上来加热料筒内盛装的榨油作物;
S3:在加热环管加热料筒内的榨油作物后,接通电机连接的电源,经由电机带动伞齿轮A转动,从而带动伞齿轮B转动,而伞齿轮B转动则会带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破壁刀高速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腾达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和县腾达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8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