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车辆数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1252.1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5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超;郭倜颖;陈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汪琳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车辆 数据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涉及一种监控车辆数据方法,包括:获取视觉图像,通过视觉摄像机识别并提取视觉图像中的车辆以及交通标识符,以得到图像数据;通过雷达检测视觉图像对应的车辆数据;通过信息融合对图像数据以及车辆数据进行映射融合,得到融合数据;通过目标神经网络处理所述融合数据,以监控车辆数据。此外,本申请还涉及区块链技术,图像数据可存储于区块链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监控车辆数据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提高了信息判别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车辆数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违章检测摄像机一般部署在卡口、桥梁等固定位置,使得违章行为检测能力单一,道路违章监测覆盖面不足,对于车辆行车过程中大量违章缺乏监管及惩罚措施,进而降低了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目前产品方案还是单一基于视觉分析的方法,以安装在警用车辆上摄像机为例,由于路面状况复杂,目前装备端仅能够完成疑似车牌的筛查,对于道路违章行为的判断只能够通过人工进行,虽然已经有部分厂商引入深度学习技术,在特定场景下在移动端进行违章行为的判别,但是由于路面状况复杂,二维图像由于固有的视差以及辅助判断信息缺乏,很容易造成误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监控车辆数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道路违章检测的覆盖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车辆数据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获取视觉图像,通过视觉摄像机识别并提取所述视觉图像中的车辆以及交通标识符,以得到图像数据;
通过雷达检测所述视觉图像对应的车辆数据;
通过信息融合对所述图像数据以及所述车辆数据进行映射融合,得到融合数据;
通过目标神经网络处理所述融合数据,以监控车辆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信息融合对所述图像数据以及所述车辆数据进行映射融合,得到融合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数据,得到物体的移动速度,所述物体至少包括车辆以及交通标识符;
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得到所述物体的类型以及所述物体的位置;
根据所述物体的移动速度计算物体的目标平均速度;
基于所述物体的目标平均速度,所述物体的类型、所述物体的位置以及所述物体的移动速度构建完整视域;
双线插值所述完整视域中的车辆数据,得到所述融合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物体的移动速度计算物体的目标平均速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雷达视域中的点阵分布,得到所述车辆的行进距离;
通过计算得到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其中vk为所述车辆的行进距离中第k个点的速度,n为为所述车辆的行进距离中点的总数,Vavr为所述车辆的行进距离中行驶的平均速度;
通过计算匹配置信度,其中σ为匹配置信度;
通过对所述匹配置信度归一化,得到归一化的置信度;
若所述归一化的置信度大于预设置信度阈值,则将所述Vavr作目标平均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视觉图像,通过视觉摄像机识别并提取所述视觉图像中的车辆以及交通标识符,以得到图像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直接储存访问的方式运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处理所述视觉图像,得到预处理后的视觉数据;
通过识别神经网络识别所述预处理后的视觉数据中的车辆以及交通标识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12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