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5032.6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秀全;刘佳伟;赵勇;张静;张培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7/18 | 分类号: | C07C227/18;C07C227/40;C07C227/42;C07C229/52;B01J23/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孟玉寒 |
地址: | 061108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羟基 苯甲酰基 苯甲酸 正己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 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利用金属复合氧化物固体酸作为酯化合成反应催化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酯化反应:向酯化反应釜内依次加入原料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醇和金属复合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负压条件下将体系温度升至酯化反应温度,此时体系处微回流状态,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取样检测酯化反应液中原料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的残留情况,当其残留量≤0.2%时,视为酯化反应达到平衡,反应结束;
b、后处理:将反应液趁热过滤,滤饼为复合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可直接投至下批次酯化反应中,滤液梯度降温至5℃以下析晶过滤得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酯粗品;
c、精制:将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酯粗品与精制溶剂和吸附剂按比例混合后,经升温溶解、吸附脱色、降温析晶、抽滤干燥等处理后得最终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酯精品;
所述金属复合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以SiO2/Al2O3固体混合物为载体,负载金属活性组分为WO3/MoO3混合物,负载金属活性组分与载体的质量比为(0.2-0.4):1,SiO2和Al2O3的质量混合比例为1:(0.6-1),WO3和MoO3的质量混合比例为1:(0.3-0.5);
所述金属复合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的HLB值为3-6;
所述金属复合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一定量一定比例混合的SiO2/Al2O3固体混合物和适量助剂A、助剂B充分混合后过滤,滤饼在425℃条件下焙烧60min,得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SiO2/Al2O3载体;
(2)取一定量一定比例混合的WO3/MoO3并用低浓度液碱(1-3%)浸泡溶解,后向体系内加入步骤(1)中制备的SiO2/Al2O3载体和助剂C,后用低浓度盐酸(0.5-1%)调体系ph值至7.0,静置陈化16h后过滤、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液中无Cl-为止;
(3)将上步中所得的洗涤滤饼在110℃干燥3h,后经500℃高温焙烧一定时间得负载型金属复合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待用;
助剂A为氢氧化铝,助剂B为1%浓度聚合氯化铝悬浊液,助剂C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助剂C的加入量为固体酸催化剂总质量的1-5%,助剂A的加入量是SiO2/Al2O3载体质量的1-3%,助剂B(折干后)的加入量是SiO2/Al2O3载体质量的0.6-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和正己醇的质量比为1:(1.6-1.7);所述催化剂用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其为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用量的0.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酯化反应温度为145-150℃,反应时间为5-6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负压为-0.06-0.09Mp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正己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滤液梯度降温速率为3-5K/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0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