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5043.4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5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健;黄呈炜;斯烈钢;申屠基康;郑春静;徐胜威;金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陈怡菁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本 对虾 海捕种虾 便携式 运输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箱体,所述的恒温箱体的内部分隔成三个腔室:储虾室、储冰室和设备室,所述的储虾室内放置有用于存放种虾的虾格,所述的虾格内的水体与所述的储虾室内的水体相通,所述的储冰室内放置有制冷剂,所述的设备室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设备室内设置有用于对储虾室内的水体进行循环过滤的滤水系统以及用于对储虾室进行供氧的供氧系统,所述的滤水系统、所述的供氧系统均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储冰室通过管路与所述的供氧系统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的温控系统,所述的温控系统用于检测所述的储虾室内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控制所述的管路连通或关闭;所述的供氧系统包括供氧气泵、供氧管、供氧出口,所述的温控系统包括控温仪和三通电磁阀,所述的供氧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电磁阀与所述的供氧气泵连接,所述的供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供氧出口连接,所述的供氧出口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底部,所述的储冰室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的三通电磁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所述的供氧管连通,所述的控温仪的输入端伸入所述的储虾室内用于测定水温,所述的控温仪的输出端与所述的三通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的控温仪检测到储虾室内水温达到设定高值时,所述的三通电磁阀控制所述的供氧气泵与所述的进气管连通,否则所述的三通电磁阀控制所述的供氧气泵与所述的供氧管连通,所述的供氧管、所述的出气管上均设置有止回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水系统包括滤水器、进水口、进水管、出水口、出水管和水泵,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底部,所述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侧壁上方,所述的进水口与所述的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水泵设置在所述的进水管上,所述的水泵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滤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的滤水器的出口与所述的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出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由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相对侧壁上方的多个水平等距排列的出水孔构成,所述的出水孔15的直径为2-5mm,所述的出水孔的总横截面面积与所述的出水管的内横截面面积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虾室内设置有三个或四个所述的虾格,所述的虾格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所述的虾格与所述的储虾室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每个所述的虾格采用木板制成虾格框架和侧壁,所述的虾格的底部采用5目塑料网片,所述的虾格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的上盖采用10mm无结网制成,所述的上盖的一侧与所述的虾格框架固定,所述的上盖的其余侧通过粘贴布与所述的虾格框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的水流调节键、供水开关、供氧开关、显示屏和移动电源模块,所述的水流调节键用于向所述的控制器发出信号从而控制所述的水泵电流大小,调节水流量,所述的供水开关用于向所述的控制器发出信号从而控制所述的水泵的开闭,所述的供氧开关用于向所述的控制器发出信号从而控制所述的供氧气泵的开闭,所述的显示屏与所述的控温仪连接用于显示储虾室内水温,所述的移动电源模块为所述的控制器供电;所述的储冰室内设置有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制冰模盒,所述的制冷剂为冰块,所述的制冰模盒的设定物理降温≥5℃;所述的恒温箱体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保温层采用保温材料制成,所述的储虾室、所述的储冰室和所述的设备室之间均采用挤塑保温板隔封。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出海前准备;将便携式运输装置搬至船上,在种虾起捕前将装置调试至适宜条件;将起捕后的种虾轻放入储虾室的虾格内;待捕获一定数量后,将便携式运输装置运回上岸,移入交通工具运输,直至养殖基地入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未经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0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