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屈光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7007.1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张洋;东田理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50/30;G16H10/60;G06N3/0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屈光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人员的电子病历数据,其中,电子病历数据包括眼轴长和平均角膜屈光力;根据电子病历数据预测球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集待测人员的眼轴长以及平均角膜屈光力等参数,并自动预测出待测人员的球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实现了准确检测近视患者的眼部数据,而不受眼底病变或晶体混浊等情况的影响,同时避免了睫状肌的麻痹过程对未成年人的眼睛产生副作用和后遗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屈光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用眼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近视眼患者呈现出普遍和低年龄的趋势。为了及时发现近视等眼部健康问题,视力检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视力检测实现对眼部疾病的预防。
现有的视力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主观验光法和客观验光法,并将两者的验光结果结合以评估受试者的视力水平。但是现有的客观眼光法在用于未成年人时需要麻痹睫状肌,这样会对未成年人的眼睛产生副作用甚至留下后遗症。同时,若受试者眼底存在病变或者晶体存在混浊等情况,现有的视力检测方法在测量时检测设备无法收到反馈信号,从而无法诊断出正确的生理数据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屈光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准确的检测近视患者的眼部数据,同时避免了睫状肌的麻痹过程对未成年人的眼睛产生副作用和后遗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屈光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人员的电子病历数据,其中,所述电子病历数据包括眼轴长和平均角膜屈光力;
根据所述电子病历数据预测球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屈光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人员的电子病历数据,其中,所述电子病历数据包括眼轴长和平均角膜屈光力;
度数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病历数据预测球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屈光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屈光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屈光检测方法,首先获取待测人员的电子病历数据,然后根据获取的电子病历数据预测待测人员的球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屈光检测方法,通过采集待测人员的眼轴长以及平均角膜屈光力等参数,并自动预测待测人员的球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实现了准确检测近视患者的眼部数据,而不受眼底病变或晶体混浊等情况的影响,同时避免了睫状肌的麻痹过程对未成年人的眼睛产生副作用和后遗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屈光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屈光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屈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7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