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造粒生产设备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8648.9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张宏哲;王秀珍;李荣华;李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格沃环保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1J2/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004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生产 设备 及其 工艺 | ||
1.一种污泥造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1)、设置在主机架(1)下部的驱动机构和设置在主机架(1)上部的造粒机构以及刮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2)和减速机(3),所述减速机(3)包括空心结构的输出轴(4)以及和输出轴(4)转动连接的静止轴(5),所述静止轴(5)上端伸出所述输出轴(4);
所述造粒机构包括环模单元和压辊单元,所述环模单元包括与所述输出轴(4)键连接的转动盘(6)、螺栓连接在转动盘(6)上的环模(7)以及螺栓连接在环模(7)上的进料筒(8);
所述环模(7)内分布所述压辊单元,压辊单元包括分别与静止轴(5)键连接的支撑板(20)和底座(9)、套设在支撑板(20)上的连接板(10)以及压辊总成(11),所述支撑板(20)和底座(9)上下分布,所述连接板(10)和底座(9)之间转动设置多个所述压辊总成(11),所述底座(9)边角处设置有铲刀(21);
所述刮料机构包括围设在环模(7)周侧的挡护板(12)、出料斗(13)以及设置在环模单元和挡护板(12)之间、环向均设的多个刮料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造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模(7)包括环状模体(71)以及环向均设在模体(71)上的若干模孔(72),所述模体(7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缘(16),一端所述凸缘(16)通过螺栓和转动盘(6)连接,所述模孔(72)呈锥形状贯穿所述模体(71)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造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孔(72)大径的一端位于环模(7)内侧,模孔(72)小径的一端位于环模(7)外侧,模孔(72)和所述压辊总成(11)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造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总成(11)包括偏心轴(111)以及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偏心轴(111)上的环状压辊壳体(112),所述压辊壳体(112)两端螺栓连接有封盖(113)以限制轴承,压辊壳体(112)环面呈齿状以增大摩擦,压辊壳体(112)和所述模体(71)存在挤压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造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护板(12)呈环状围设在环模(7)周侧,挡护板(12)和所述出料斗(13)之间连通,挡护板(12)和所述环模(7)之间存在间隔,所述刮料单元和所述环模(7)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造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主机架(1)上的下座(17)、可调穿设在下座(17)内的上座(18)以及螺栓连接在上座(18)上的打刀(19)。
7.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泥造粒生产设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湿污泥经污泥干化机的干化后,通过转运设备运至破碎机内,干化后的污泥经破碎后再通过转运设备运至干污泥料仓暂存,待生产需要,暂存的污泥通过皮带秤运至缓冲料仓,缓冲料仓内污泥通过螺旋输送机运至分料器,分料器和污泥造粒生产设备连通,污泥造粒生产设备将污泥制成颗粒状,再经筛分机筛分,筛分后合格品通过转运设备运至成品料仓储存,待生产需要将其供给气化炉;筛分后不合格品通过转运设备返运至破碎机,再次进行破碎后、按上述流程重新造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造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经污泥干化机的干化后污泥含水率为15~20%;
运至污泥造粒生产设备内的污泥温度≤80℃、含水率≤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造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经污泥造粒生产设备的制粒后、其颗粒规格以直径10~50mm,长度10~100mm为标准;筛分后不合格品的规格为直径<10mm、长度<10mm;
所述转运设备为大倾角皮带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格沃环保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格沃环保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86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