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轴并列轴承上料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0744.7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豹;刘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闻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列 轴承 设备 | ||
本发明展示了一种多轴并列轴承上料设备,包括机架、上料盒以及用于从上料盒中取料的取料装置,所述上料盒中设有多个供轴承垂直堆叠的储料弹夹,所述上料盒与机架的连接处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送料轨道,所述取料装置将储料弹夹中最底下的轴承推至送料轨道,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将轴承推送至送料轨道端部的推送装置,所述送料轨道端部设有用于将轴承传递至下一工序的出料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设备具有多个取料装置,当其中一个取料装置损坏时,不会影响其他出料弹夹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轴并列轴承上料设备,属于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关节轴承三大类。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
在轴承设备对轴承加工的过程中,轴承上料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程中向各加工设备上料的过程中,轴承上料设备直接影响到其他加工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生产出的轴承的品质。传统的上料设备中一次只能够向一个工序提供一种轴承,当需要更换轴承种类时通常需要关停上料设备,更换好轴承后再继续启动上料设备,其更换轴承的过程中便无法向下一工序提供轴承,这会使该上料设备的供料效率降低,另外,传动上料设备中当供料盘损坏后,整个设备便无法正常提供轴承,需要关停后对设备进行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轴并列轴承上料设备,该设备具有多个取料装置,当其中一个取料装置损坏时,不会影响其他出料弹夹的正常使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轴并列轴承上料设备,包括机架、上料盒以及用于从上料盒中取料的取料装置,所述上料盒中设有多个供轴承垂直堆叠的储料弹夹,所述上料盒与机架的连接处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送料轨道,所述取料装置将储料弹夹中最底下的轴承推至送料轨道,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将轴承推送至送料轨道端部的推送装置,所述送料轨道端部设有用于将轴承传递至下一工序的出料装置。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所述上料盒中设有多个供轴承垂直堆叠的储料弹夹,每个储料弹夹下方设有独立的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之间单独运行,不会相互影响,每次供料只启动其中一个取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其中一个取料装置损坏或者无法正常取料时,可以启动其余的取料装置进行取料,损坏的取料装置并不会影响其他部件的使用,故本发明中只要有一个取料装置能够正常取料,本发明便能继续工作,等到完成工作后再进行统一检修,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减小设备故障所带来困扰,为供料稳定性提供了多层保障,使发明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供料,可以提高其供料效率。
另外,本发明中所述取料装置单独运行,每次只启动其中一个取料装置,当该取料装置上方的储料弹夹中轴承取完后,启动另外一个取料装置,在这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往空的储料弹夹里面加料,当然本发明中所述储料弹夹的内径大小并不一样,工作人员还可以换成其他种类的轴承,故本发明可以实现在不关停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加料或者换料,可以保持供料的持续稳定,能够减少因加料或者换料而带来的供料间断,还可以提高本发明的供料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轨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储料弹夹的排列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气缸包括活塞杆,所述第一推块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块安装在储料弹夹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包括台面,所述上料盒设在台面上表面,所述第一气缸设在台面下表面,所述第一气缸的数量与所述储料弹夹的数量相同,所述活塞杆与第一推块之间设有连接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闻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闻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0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