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发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0981.3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凯莉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生昕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发泡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功能发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水泥50-60份、硅灰20-30份、粉煤灰20-30份、矿渣微粉10-20份、防锈钢纤维20-30份、水15-20份、聚羧酸减水剂4-6份、沙漠砂140-150份、钢纤维38-40份、发泡剂5-15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上述重量份原料加入到搅拌罐(1)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3)工作,由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与主动皮带轮(4)连接,主动皮带轮(4)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5)连接,连轴(6)的一端与从动皮带轮(5)连接,连轴(6)的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7)连接,主动锥齿轮(7)与从动锥齿轮(8)连接,从动锥齿轮(8)安装在转轴(9)的底端,使得通过主动皮带轮(4)、从动皮带轮(5)、连轴(6)、主动锥齿轮(7)以及从动锥齿轮(8)带动转轴(9)转动,由于横板(15)沿着连接筒(14)对称设置,且横板(15)的一端与连接筒(14)的侧壁连接,横板(15)的另一端设置有搅拌桨(16),使得转轴(9)通过横板(15)带动两侧的搅拌桨(16)转动,搅拌桨(16)为方形框结构,使得搅拌桨(16)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10-20min,制得发泡混凝土浆料;
S2、控制气缸(19)工作,由于气缸(19)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动轴(20)的顶端活动连接,第一活动轴(20)的底端与卸料板(22)连接,使得卸料板(22)转动,并将卸料口打开,使得搅拌罐(1)内的混凝土浆料经过导料板(12)浇筑到模具内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罐(1)为顶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搅拌罐(1)的侧壁上安装有支架(2),搅拌罐(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搅拌机构(10)连接,且搅拌罐(1)的一侧设置有卸料机构(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10)包括转轴(9)、连接筒(14)、横板(15)、搅拌桨(16)、支撑柱(17),支撑柱(17)安装在搅拌罐(1)内腔的中部,且转轴(9)的顶端与连接筒(14)连接,转轴(9)的底端贯穿支撑柱(17),并与支撑柱(17)转动连接,转轴(9)的底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连接筒(14)位于支撑柱(17)的顶端,并与支撑柱(17)转动连接,横板(15)沿着连接筒(14)对称设置,且横板(15)的一端与连接筒(14)的侧壁连接,横板(15)的另一端设置有搅拌桨(16),搅拌桨(16)为方形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卸料机构(11)包括固定板(18)、气缸(19)、第一活动轴(20)、第二活动轴(21)、卸料板(22),固定板(18)安装在搅拌罐(1)的侧壁上,固定板(18)上转动安装有第二活动轴(21),第二活动轴(21)的底端与卸料板(22)连接,气缸(19)的一端与搅拌罐(1)的侧壁活动连接,气缸(19)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动轴(20)的顶端活动连接,第一活动轴(20)的底端与卸料板(22)连接,搅拌罐(1)的底面一侧设置有卸料口,卸料板(22)与卸料口相适配,并位于卸料口的正下方,搅拌罐(1)的底面设置有导料板(12),导料板(12)位于卸料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主动皮带轮(4)、从动皮带轮(5)、连轴(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驱动电机(3)安装在搅拌罐(1)的底部上,且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与主动皮带轮(4)连接,主动皮带轮(4)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5)连接,连轴(6)的一端与从动皮带轮(5)连接,连轴(6)的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7)连接,主动锥齿轮(7)与从动锥齿轮(8)连接,从动锥齿轮(8)安装在转轴(9)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凯莉,未经张凯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09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