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焦锅炉爆管检测定位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3009.1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成涛;顾蓉;陆玉春;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41/00;F23N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锅炉 检测 定位 装置 安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干熄焦锅炉爆管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干熄炉,预存室压力测点,预存室压力调节阀,一次除尘,锅炉放散蒸汽温度测点,锅炉放散管,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红外检测定位控制装置,锅炉热管,锅炉底部漏水检测装置,氢气含量测点,二次除尘,循环风机以及空导阀;干熄炉左侧安装有空气导入管道及空导阀,干熄炉顶端右侧安装有预存室压力调节阀及预存室压力测点;其中干熄炉通过红焦置换出的高温烟气1000℃左右通过一次除尘设备后,进入锅炉内部热管加热给水换热,高温烟气在锅炉内部热管循环置换后烟气温度下降至160℃,烟气再经过二次除尘,再通过循环风机的作用继续进入干熄炉内部循环使用,锅炉通过高温烟气加热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中做功带动发电机组发电生产;在锅炉顶部出口安装有锅炉放散管及温度测点,其中锅炉内部热分别包含低温省煤器管,低温过热器管,高温过热器管,锅炉底部出口加装漏水检测装置,锅炉烟气出口加装氢气含量测点,在锅炉炉膛安装热管泄漏红外检测定位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锅炉爆管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定位控制装置由锅炉炉膛,红外测温探测器,检测室,旋转轴,转向电机,万向金属软管接头,压缩弹簧,活塞,测温探头驱动室,红外测温控制器,控制线缆,温度信号接收单元,温度信号处理分析单元,温度信号输出报警单元,冷却吹扫管,温度信号线缆,转向电机控制线缆组成;其中红外测温探测器活动安装在检测室中间,另一端贯穿安装在测温探头驱动室中间,两端之间通过万向金属软管接头连接,驱动室包含气动活塞,红外测温控制器的一端连接测温探头驱动室,另一端依次连接温度信号接收单元,温度信号处理分析单元,温度信号输出报警单元;红外测温控制器接受控制指令后,通过气路控制活塞推动压缩弹簧位移,进而驱动红外测温探测器前进,进入炉膛内部进行红外扫描测温,同时,转向电机接受指令驱动旋转轴运动,进而带动探测器多角度旋转扫秒炉膛内的烟气温度变化,冷却吹扫管工作,通过冷却空气不断对探测器进行冷却吹扫,红外测温探测器将炉膛内烟气温度测量信号通过控制器输出至温度信号接受单元,再次进入温度信号处理分析单元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锅炉爆管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置于锅炉的各炉孔处,分别对准炉内,由冷却和除尘系统对探测器进行保护,探测器以每秒25场的速度输出温度图像信号,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线,传输到监控室,并在监控室内实现对监测温度图像的集中处理;然后,经过选择出的一路信号送至放大器,其输出送到图像采集部件,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实时滤波、温度计算处理,然后将输入的信号温度分布图像的形式显示在监视器上。
4.采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干熄焦锅炉爆管检测定位装置的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当干熄炉预存室压力检测大于100Pa,锅炉出口烟气氢气含量大于2%,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控制系统立即通过驱动干熄炉预存室压力调节阀动作,泄压;
第二步:当干熄炉预存室压力进一步超出200Pa,氢气含量超出5%;同时锅炉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差异明显增大,即给水流量明显变大,蒸汽流量明显减少;同时经过锅炉放散管温度测点测量判断温度升高有蒸汽外排,锅炉底部漏水检测装置动作判断锅炉底部积水,上述三组条件同时满足后,控制系统立即驱动现场设备联动操作,充分保证干熄焦大生产的稳定,避免锅炉热管爆管泄漏导致的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三步:红外测温定位控制装置通过实时将炉膛温度信号的变化量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某一点温度的最高,最低,以及平均温度值,将设定的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温度信号与测量温度信号进行比较运算,得出温度异常结论,同时通过图像分析可以判定温度发生异常的具体方位,发出报警,提醒运行人员炉膛热管某处可能泄漏,精准定位锅炉热管故障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30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