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焦锅炉爆管检测定位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3009.1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成涛;顾蓉;陆玉春;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41/00;F23N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锅炉 检测 定位 装置 安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锅炉爆管检测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干熄炉,预存室压力测点,一次除尘,锅炉放散蒸汽温度测点,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红外检测定位控制装置,锅炉底部漏水检测装置,氢气含量测点,二次除尘,循环风机以及空导阀;干熄炉左侧安装有空气导入管道及空导阀,干熄炉顶端右侧安装有预存室压力调节阀及预存室压力测点;其中干熄炉通过红焦置换出的高温烟气1000℃左右通过一次除尘设备后,进入锅炉内部热管加热给水换热,高温烟气在锅炉内部热管循环置换后烟气温度下降至160℃,烟气经过二次除尘,再通过循环风机的作用继续进入干熄炉内部循环使用,该方案方便锅炉查漏定位,缩短检修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充分保证锅炉生产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干熄焦锅炉爆管检测定位装置,属于干熄焦余热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熄焦余热锅炉发电生产工艺是利用氮气将干熄炉内红焦热量置换出来,经过一次除尘后加热锅炉给水生产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进行发电,同时在余热锅炉换好热后的烟气再次引出经过二次除尘后加热锅炉给水,最后进入干熄炉进行循环重复利用。在余热锅炉生产运行工程中,锅炉炉膛内部包含的热管如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等在含有焦粉的高温烟气冲击下,极易发生热管爆管泄漏的故障,导致水汽喷射,继而与高温烟气再次蒸发,冲击周围热管,引发设备爆炸事故。
目前,在干熄焦余热锅炉生产过程中,判断锅炉热管爆管的依据是通过锅炉给水流量和锅炉蒸汽流量的变化率发生异常,以及循环气体中的氢气含量升高和干熄炉预存室压力变大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同时通过人工密切观察锅炉出口底部及二次除尘是否有积水和水汽存在,如果上述现象同时发生,则立即启动锅炉爆管后的应急处置操作,如:加大空导阀开度,干熄炉储存室压力释放,锅炉减负荷,系统大量充氮气等等一系列应急措施防止锅炉爆炸事故发生。这种人工观察,人工判断,人工操作的危险性,滞后性,极易发生操作失误,导致事故扩大化。
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干熄焦余热锅炉爆管自动检测定位,自动应急操作逻辑程序,无需人工判断和干预,程序自动运行,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可靠。同时加装锅炉炉膛红外检测泄漏定位分析控制系统,方便查漏定位,缩短检修时间。
通过检索查新,目前,国内干熄焦余热锅炉在发生热管泄漏爆管的情况下,一般均通过DCS监控画面数据报警,氢气含量升高,预存室压力升高,锅炉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明显差异变大,进一步通过人工至现场观察锅炉底部有无积水,放散口处有无蒸汽外排,所有条件均指向锅炉爆管条件满足,立即在DCS画面上操作相关控制设备,如空导阀,冲氮阀,预存室压力调节阀等,需要人工经验判断及操作,效率低下,也不安全,危险系数高。
传统锅炉炉膛烟气测温装置如热电偶,热电阻,测温位置比较单一固定,不能延伸,无法测量炉膛内部热管温度。带推进装置的测温装置,可以伸缩,延长,但由于炉膛内部高温环境,极易造成测温元件,推进装置频繁损坏,故障率极高。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红外测温分析定位装置应用在锅炉炉膛内部热管测温系统,可以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两种测温装置的弊端。红外发射的远距离传输与接受功能。非接触式测量,测温距离长,测温范围可变换,调节,完全满足锅炉炉膛高温环境测温的要求。
由于传统测温装置无法正常测温或无法分析定位,造成锅炉泄漏点无法准确定位,紧靠经验判断,待锅炉停炉冷却,逐一打开锅炉人孔门,氮气置换吹扫后人力查找泄漏点,费时耗力,效率低下,检修周期长。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干熄焦锅炉爆管检测定位装置,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干熄焦余热锅炉爆管应急保护自动控制逻辑方法以及红外检测定位泄漏控制装置,通过自动控制锅炉爆管后的紧急分层安全保护设备操作步骤;进一步通过对锅炉爆管前后的炉膛红外自动在线温度检测分析定位报警;通过红外测温定位泄漏分析控制装置,方便锅炉查漏定位,缩短检修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充分保证锅炉生产安全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3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