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7093.4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滔;熊正林;胡曙;李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南都新能源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6 | 分类号: | H01M50/46;H01M50/507;H01M50/528;H01M10/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个以上的正极片、一个以上的负极片、一个以上的汇流排和一个以上的隔板,以及设于正极片上的正极耳和设于负极片上的负极耳;
相邻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有隔板,且使正极耳,与负极耳分别设于所述隔板的两端;
所述汇流排包括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所述第一汇流排用于连接位于隔板同一端的相邻若干正极耳,所述第二汇流排用于连接位于隔板同一端的相邻若干负极耳;以形成单组极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PP、PE或AGM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面积大于正极片或负极片,用以使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其特征在于:位于隔板同一端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连接形成所述第三汇流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其特征在于:相邻若干所述单组极群通过第三汇流排连接形成所述极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其特征在于:位于隔板同一端相邻的互不连接的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之间,以及位于隔板同一端相邻的互不连接的第三汇流排之间均设有塑壳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极群顶部两侧,且位于隔板同一端的第一汇流排,以及第二汇流排上,分别设有正极柱,以及负极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以及负极柱与塑壳盖板结构相匹配。
9.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包括:
将单组极群的若干正极耳焊接在第一汇流排上;
将单组极群的若干负极耳焊接在第二汇流排上;
根据组成极群的单组极群的数量,将位于隔板同一端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焊接形成所述第三汇流排;
位于所述极群顶部两侧,且位于隔板同一端的第一汇流排,以及第二汇流排上,分别焊接正极柱,以及负极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极群放入塑壳内,并向其中通入电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南都新能源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南都新能源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70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