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母盒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1216.1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4 | 分类号: | F16B3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周献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车辆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螺母盒,以及螺母盒的制备方法。螺母盒包括支座以及与支座滑动配合的螺母,螺母包括基板以及连接于基板的螺母柱,支座包括支撑板、顶壁以及侧壁。顶壁与支撑板相对间隔设置。侧壁连接于顶壁和支撑板之间。侧壁、顶壁以及支撑板共同形成滑动空间,侧壁与顶壁的轮廓共同形成限位槽,限位槽与滑动空间相连通。螺母的基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滑动空间内,螺母柱至少部分地容置于限位槽中。限位槽的至少一侧具有开口,开口使限位槽的横截面轮廓为非封闭状。上述的螺母盒易于加工且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螺母盒,以及螺母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汽车的生产装配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螺母将汽车的功能机构(如行李架、电池支架、电池包甚至座椅等)安装到车身主体上,必要时还需要通过焊接工艺将功能机构和车身主体焊接于一起。由于焊接层级及公差累积的原因,要保证安装点的准确,对焊装工艺和功能机构等零部件的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技术人员通常会采用安装位置可灵活调节的螺母盒来降低生产及安装难度。
现有的螺母盒在限位板上开设方形的限位孔,利用方形的限位孔的四条棱边对螺母进行两个方向的限位,然而,在限位板上成型方形的限位孔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易于加工且生产成本较低的螺母盒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螺母盒的车辆。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母盒,包括支座以及与支座滑动配合的螺母,螺母包括基板以及连接于基板的螺母柱,支座包括支撑板、顶壁以及侧壁。顶壁与支撑板相对间隔设置。侧壁连接于顶壁和支撑板之间。侧壁、顶壁以及支撑板共同形成滑动空间,侧壁与顶壁的轮廓共同形成限位槽,限位槽与滑动空间相连通。螺母的基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滑动空间内,螺母柱至少部分地容置于限位槽中。限位槽的至少一侧具有开口,开口使限位槽的横截面轮廓为非封闭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主体、功能机构、紧固件以及上述任一项的螺母盒,功能机构设置于螺母盒与车身主体之间,功能机构设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设于螺母盒和连接孔并连接于车身主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螺母盒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片状基材,片状基材包括支撑部、两个侧壁部以及两个限位部,两个侧壁部分别设置于支撑部的沿x方向的相对两侧;每个限位部连接于对应的一个侧壁部远离支撑部的一侧,并相对于侧壁部凸出;两个限位部在x方向上相错设置;将螺母放置于支撑部上,螺母包括基板以及连接于基板的螺母柱,基板叠置于支撑部;以及弯折片状基材,使两个侧壁部相对支撑部弯折,并分别位于基板沿x方向的相对两侧,使两个限位部分别相对于对应的侧壁部弯折,且两个限位部分别位于螺母柱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以使限位部和侧壁部的轮廓共同形成围绕螺母柱的限位槽;其中,两个限位部的其中一个限位部与另一个限位部所对应的侧壁部之间预留有间隙,间隙与限位槽连通使限位槽的横截面轮廓为非封闭形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螺母盒中,利用侧壁、顶壁以及支撑板共同形成滑动空间,螺母的基板能够在滑动空间内活动。同时利用侧壁与顶壁的轮廓共同形成限位槽,螺母柱至少部分地容置于限位槽中,此时通过支座的两个部分的结构来共同形成用于限制螺母的活动行程的限位槽,避免在一个板上形成一体式固定的封闭限位孔的结构,更有利于控制限位槽的多边公差,进而能够较为精确地控制螺母的行程公差,降低了螺母盒的制造难度以及生产成本。进一步地,限位槽的至少一侧具有开口,开口使限位槽的横截面轮廓为非封闭状,该开口可以是在制备螺母盒的支座时所预留的成型缝隙,例如,上述共同形成限位槽的两个部分的结构(侧壁、顶壁)之间的缝隙,这就为螺母盒的制备工艺提供了较大的灵活调整的空间,使限位槽的两个部分的结构能够相对弯折成型而不必严格地接合在一起,因此限位槽的制造精度要求较低,进一步地降低螺母盒的制造难度以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1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型钢翻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湿免疫推拿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