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弃航空煤油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2474.1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彤;李旭然;夏莹;黄英洁;于洋;支冬;张凌睿;刘伟东;修贤文;杨丰恺;杨冬;尹学奎;夏立;孙建伟;孙雪杰;占丽;李剑虹;朱春成;刘志刚;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5/222 | 分类号: | B01F35/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谷敬丽;吴学锋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航空 煤油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航空煤油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废弃航空煤油和车用柴油进行混合,调和得到不同配比的混合油料;测量混合油料在不同配比下的性能指标,并与预设柴油性能指标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对废弃航空煤油和车用柴油进行混合的待选配比;对废弃航空煤油的超标参数进行优化控制;利用优化控制后的废弃航空煤油和车用柴油,制备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混合油料;采集柴油发动机使用待选配比混合油料前后性能变化的实验数据;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对待选配比混合油料的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废弃航空煤油的就地转能处理,降低废弃航空煤油处理的实施难度和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航空煤油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航空煤油作为危险化学品,是确保航空器安全飞行的重要因素,其运输、使用流程以及品质要求都十分严格。在航空器使用期间,为确保油品质量,均会产生一部分含有杂质的无法注入发动机使用的航空煤油(称为废弃航空煤油)。
传统对废弃航空煤油的处理方式,是降质处理,确认其品质符合使用要求后再次利用。然而,在通用航空领域,大多以小型航空器外出作业为单位,每日产生的废弃航空煤油量极少,若逐一将单个机组的废弃航空煤油集中起来,其收集、运输、储备等环节均需投入很大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废弃航空煤油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废弃航空煤油的回收处理方式,存在实施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将废弃航空煤油和车用柴油进行混合,调和得到不同配比的混合油料;测量混合油料在不同配比下的性能指标,并与预设柴油性能指标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对废弃航空煤油和车用柴油进行混合的待选配比;对废弃航空煤油的超标参数进行优化控制;利用优化控制后的废弃航空煤油和车用柴油,制备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混合油料;采集柴油发动机使用待选配比混合油料前后性能变化的实验数据;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对待选配比混合油料的性能指标进行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废弃航空煤油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废弃航空煤油的回收处理方式,存在实施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混合油料调和模块,用于将废弃航空煤油和车用柴油进行混合,调和得到不同配比的混合油料;混合油料性能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混合油料在不同配比下的性能指标,得到不同配比与性能指标,并与预设柴油性能指标进行对比;混合油料待选配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对废弃航空煤油和车用柴油进行混合的待选配比;参数优化控制模块,用于对废弃航空煤油的超标参数进行优化控制;混合油料制备模块,用于利用优化控制后的废弃航空煤油和车用柴油,制备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混合油料;柴油发动机性能测量模块,用于采集柴油发动机使用待选配比混合油料前后性能变化的实验数据;混合油料性能指标验证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对待选配比混合油料的性能指标进行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废弃航空煤油的回收处理方式,存在实施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废弃航空煤油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废弃航空煤油的回收处理方式,存在实施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废弃航空煤油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冷冻3D打印装置及三维结构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