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增材制造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8225.3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华亮;王啸东;沈艳丽;张文;吴海超;耿峰;王华;王磊;陈明忠;朱荣华;方松;吴利民;苏超;黄凤芝;周志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26/08 | 分类号: | B23K26/08;B23K26/21;B23K26/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制造 装置 方法 | ||
一种激光增材制造装置与方法,包括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用于熔接的止位设备以及一对用于熔接的移动设备,一对所述用于熔接的移动设备分别设于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的两边,所述用于熔接的止位设备把竖立的钢板稳定于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的熔接的所在之处上,一对所述用于熔接的移动设备的激光熔融头分别把钢板两边的边壁和耳板执行熔接。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运用手动操作激光熔融头把耳板和预制板上设置的钢板的边部外侧熔接起来期间在时长不短的条件下操作会很劳累、使得熔接性能差、手动操作激光熔融头费用大、无法确保熔接性能与构建速度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增材制造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是指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由零件三维数据驱动直接制造零件的科学技术体系。基于不同的分类原则和理解方式,增材制造技术还有快速原型、快速成形、快速制造、3D打印等多种称谓,其内涵仍在不断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展,这里所说的“增材制造”与“快速成形”、“快速制造”意义相同。工业化的LSF-V大型激光立体成形装备所谓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就是一种三维实体快速自由成形制造新技术,它综合了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数字化信息和控制、激光技术、机电技术和材料技术等多项高技术的优势。
而在工程建筑上,常常会在预制板上设置钢板,要便于吊装,常常分别在钢板的两边外侧熔接耳板,在熔接耳板的构建期间,须运用手动操作激光熔融头把耳板和钢板的边部外侧熔接起来,实现增材制作,手动操作激光熔融头在时长不短的条件下操作会很劳累,使得熔接性能差,手动操作激光熔融头费用大,无法确保熔接性能与构建速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增材制造装置与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运用手动操作激光熔融头把耳板和预制板上设置的钢板的边部外侧熔接起来期间在时长不短的条件下操作会很劳累、使得熔接性能差、手动操作激光熔融头费用大、无法确保熔接性能与构建速度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增材制造装置与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激光增材制造装置,包括:
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73、用于熔接的止位设备74以及一对用于熔接的移动设备75,一对所述用于熔接的移动设备75分别设于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73的两边,所述用于熔接的止位设备74把竖立的钢板76稳定于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73的熔接的所在之处上,一对所述用于熔接的移动设备75的激光熔融头755分别把钢板76两边的边壁和耳板执行熔接。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73包括用于熔接时传递的链板732、用于熔接传递的链轮一、用于熔接传递的链轮二以及用于熔接传递的牵引马达,所述用于熔接传递的牵引马达的转杆同所述用于熔接传递的链轮二相连,所述用于熔接传递的链轮二经由所述用于熔接时传递的链板732牵引所述用于熔接传递的链轮一旋动。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73还包括用于传递的稳定框733,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73设于所述用于传递的稳定框733里;所述用于传递的稳定框733包括一对用于传递的稳定块,一对所述用于传递的稳定块彼此间保留事先设定的间距,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73设于一对所述用于传递的稳定块间。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73还包括送件设备77,所述送件设备77和所述用于传递的稳定框733的导进端相连;所述送件设备77包括用于送件的稳定框于设于用于送件的稳定框里的用于送件的辊子,所述用于送件的稳定框与所述用于传递的稳定框733的导进端相连;
所述用于熔接的传递设备73还包括卸件设备78,所述卸件设备78和所述用于传递的稳定框733的导出端相连;所述卸件设备78包括用于卸件的稳定框于设于用于卸件的稳定框里的用于卸件的辊子,所述用于卸件的稳定框与所述用于传递的稳定框733的导出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8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轴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婴用带式图案切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