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管道机器人的监测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1009.4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5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张坤;彭巨为;胡升伟;孙全;万永波;黄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E02D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管道 机器人 监测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管道机器人的监测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大坝下游侧的两个监测断面之间开挖一条U型沟槽;在所述U型沟槽内铺设用于安装管道机器人的导轨管,所述导轨管的两端向所述U型沟槽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分别固定在所述大坝下游侧的两个观测厂房内;定期将所述管道机器人放入所述导轨管上,对比所述管道机器人沿所述导轨管的移动路径以判断所述大坝的沉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管道机器人的监测实施方法,解决现有沉降监测手段在高水压、高土压、大变形的工程中无法提供稳定和精确的监测数据等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管道机器人的监测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大坝一般建造在地质构造复杂、岩土特性不均匀的地基上,在各种载荷的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其结构状态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尤其以大坝沉降为主。在大坝的填筑过程中,对其沉降实时进行监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目前主要采用的监测手段是,在大坝填筑过程中埋设各种压力和位置传感器,利用专用仪器对其进行监测,从而得到沉降数据。其缺点是,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有限,对于一些高水压、高土压、大变形的工程,设备在监测过程中受损的几率较大,无法提供稳定和精确的监测数据,并且仪器需要连接电缆,埋设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管道机器人的监测实施方法,解决现有沉降监测手段在高水压、高土压、大变形的工程中无法提供稳定和精确的监测数据等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管道机器人的监测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大坝下游侧的两个监测断面之间开挖一条U型沟槽;
S2:在所述U型沟槽内铺设用于安装管道机器人的导轨管,所述导轨管的两端向所述U型沟槽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分别固定在所述大坝下游侧的两个观测厂房内;
S3:定期将所述管道机器人放入所述导轨管上,对比所述管道机器人沿所述导轨管的移动路径以判断所述大坝的沉降情况。
优选地,所述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在所述大坝下游侧的两个监测断面各开挖一条直线沟槽,所述直线沟槽的外端位于所述大坝的边坡,所述直线沟槽的内端穿过所述大坝的堆石区后进入过渡区;
S12:在所述过渡区开挖一条圆弧沟槽,所述圆弧沟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线沟槽的任意一条连通。
优选地,任意一条所述直线沟槽垂直于所述大坝的轴线,且两条所述直线沟槽的内端与所述大坝的心墙距离相同。
优选地,所述圆弧沟槽为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导轨管的上游侧设置于所述大坝下游的反滤层与过渡层分界处。
优选地,所述导轨管的上游侧与所述导轨管的下游侧形成1.3%的坡比。
优选地,所述导轨管由多跟导轨管A拼接而成。
优选地,相邻所述导轨管A采用外套套管电热熔连接。
优选地,相邻所述导轨管A的接口不平整度小于1mm,缝隙宽度不大于1mm。
优选地,所述导轨管为HDPE耐磨圆形导轨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利用导轨管随大坝沉降的特性,在大坝下游侧开挖U形沟槽,顺着U形沟槽埋设导轨管,通过记录对比管道机器人沿圆形导轨管的移动路径,即可判断圆形导轨管及大坝的沉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1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件交错推入装置
- 下一篇:双色激光光源和激光投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