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4190.4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4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茂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海通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16 | 分类号: | B63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舱 水下 破洞 堵漏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顶、顶端与伞顶中部固定连接且两端闭合的空心伞管和置于船舱内的集中控制系统,伞管侧壁设置一矩形槽,伞管的侧壁顶端活动连接第一气动锁紧装置,侧壁底端活动连接第二气动锁紧装置,伞管内部底端设置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顶端通过矩形槽与螺纹连接在伞管侧壁的空心状顶杆固接,伞顶包括伞面、多根侧壁固接在伞面内壁的伞骨和一端与多根伞骨活动连接且长度相等的多个伞撑,伞撑的另一端与顶杆活动连接,其中,第一气动锁紧装置和第二气动锁紧装置与集中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为高强弹簧,高强弹簧的底端与伞管底端固定连接,顶端一侧通过矩形槽与顶杆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设置为高强度纤维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入伞管由顶端的空心状顶杆的顶部固接一空心状承盘,承盘的外壁等距离设置设置多个空槽,顶杆可在伞管侧壁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伞骨设置为多组绕伞面中心均匀分布且长度相等的不锈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撑的一端与伞骨活动连接,另一端空槽活动连接,其中,空槽、伞骨和伞撑的数量相等,伞面打开时,对称设置的伞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底端固接一电机,电机与集中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微型气缸和输入端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微型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锁紧装置,第二气动锁紧装置包括第二微型气缸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磁阀与第二微型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锁紧装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集中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舱水下破洞口的堵漏伞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开伞时,将堵漏伞的伞顶端置于船舱破洞口外部,集中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气动锁紧装置和第二气动锁紧装置关闭,置于第二气动锁紧装置底部的顶杆通过高强弹簧弹力向伞管顶部移动,与承盘外壁设置的空槽活动连接的多个伞撑带动伞骨使伞面打开,当顶杆移动至第一气动锁紧装置顶部时,伞骨带动伞面完全伸开,控制第一气动锁紧装置打开,顶杆固定在第一气动锁紧装置顶部,伞面通过水体压力固定在舱壁外侧;
S2、收伞时,集中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气动锁紧装置关闭后控制电机工作带动顶杆向伞管底端移动,与承盘外壁设置的空槽活动连接的多个伞撑带动伞骨使伞面向回收拢,顶杆顶端的承盘移动至第二气动锁紧装置底部时,控制第二气动锁紧装置打开,顶杆固定在第二气动锁紧装置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海通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海通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1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
- 下一篇:一种轨道桥梁检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