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的剥离装置及膜的剥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4846.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9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厨子卓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
主分类号: | B32B38/10 | 分类号: | B32B38/10;B65H41/00;B29C6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装置 方法 | ||
提供一种膜的剥离装置及膜的剥离方法,对于由基材和膜构成的层压体,能够更可靠地将膜从基材上剥离或者更可靠地开始将基材粘贴到粘贴对象上。一种剥离装置,对于由基材和膜构成的层压体,将膜从基材上剥离,其中,具有:支撑构件,从下方支撑作为层压体的前端的区域的端区域;台,与支撑构件邻接,在使基材侧朝下的状态下,从下方支撑层压体中的作为端区域以外的区域的主体区域;剥离机构,从层压体中的端区域到主体区域,将膜从基材上剥离;支撑构件具有圆筒形状,支撑构件的圆筒面由具有粘附性的构件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具有基材和膜的层压体剥离膜的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将隔板(膜)从配置在基材上的片状单片(基材)上剥离,并将剥离了隔板(膜)的片状单片(基材)粘合到其他粘合对象上来进行运送的技术广为人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粘合装置,该粘合装置将从成卷的膜中取出的膜粘贴到另一成卷的膜上。该粘合装置具有剥离部,该剥离部将片状单片从隔板剥离来作为粘合处理的前处理。
在上述技术中,在开始粘贴之前,将保持在长方体型的吸附垫构件(支撑构件)上的片状单片2(基材)的粘贴开始端部,按压到粘贴对象即第二膜上,接着,在开始粘贴之前,吸附垫构件移动到退避位置,并使粘贴辊上升,通过粘贴辊将片状单片的粘贴开始端部按压到第二膜上。然后,通过使粘贴辊旋转,来一边施加按压力一边将片状单片的粘贴开始端部的后方区域粘贴到第二膜上。
另外,在这样的技术中,通过长方体型的支撑构件(吸附垫构件)从下方对剥离隔板(膜)之前的片状单片(基材)的前端侧的区域进行支撑,并通过与支撑构件邻接的台,对片状单片(基材)的前端侧以外的区域进行支撑,在该状态下,有时会将隔板(膜)从基材剥离。
另外,此时,多通过从设置在支撑构件的上表面的吸引孔吸引空气,来将基材保持于支撑构件,但是,在支撑构件为长方体型的情况下,有时会因开始剥离膜的位置不同而导致在剥离膜时作用于基材的力大于支撑构件对基材的保持力。在这种情况下,会在支撑构件的上表面的吸引孔中产生空气漏泄,有时难以通过支撑构件稳定地保持基材的端区域。
另外,在支撑构件为长方体型的情况下,由于支撑构件与基材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当在开始粘贴之前使支撑构件退避时,基材会与支撑构件一起移动,有时难以顺利地进行基材的粘贴作业。或者,在使支撑构件退避时的驱动力弱的情况下,支撑构件不能对抗基材的保持力来进行移动,有时会导致机构部的误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466号公报(例如,0070~0075段、图24A至E)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从由基材和膜构成的层压体上剥离膜或者更可靠地开始将基材粘贴到粘贴对象上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剥离装置,用于从由基材和粘合在该基材上的膜所构成的层压体上将所述膜剥离,所述剥离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支撑构件,从下方支撑作为所述层压体的前端的区域的端区域,
台,与所述支撑构件邻接,在使所述基材的一侧朝下的状态下,从下方支撑所述层压体中的作为所述端区域以外的区域的主体区域,
剥离机构,从所述层压体中的所述端区域到所述主体区域,将所述膜从所述基材上剥离;
所述支撑构件具有圆筒形状,所述支撑构件的圆筒面由具有粘附性的构件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未经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