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光幕检测、同步、距离感知一体化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5631.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榕;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青浦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26 | 分类号: | B66B13/26;B6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7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检测 同步 距离 感知 一体化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光幕检测、同步、距离感知一体化设备及方法,包括设于电梯一侧轿门的红外发射单元和另一侧对应的红外接收单元、位于轿顶的电源盒及连接电缆;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间距小于50mm;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内设有距离检测模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包括串联的红外接收管和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两端经电压采样电路连接控制器;每个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发射的红外数据帧包括引导码、控制码和结束码,对应于每个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的引导码和结束码相同、控制码对每个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独立编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光幕检测、同步、距离感知一体化设备及方法,属于电梯光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安全光幕是一种光栅式安全保护装置,由分别安装在电梯两侧轿门的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位于轿顶的电源盒及连接电缆组成。光幕发射单元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红外发射管,接收单元则具备对应的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和对应的红外接收管,组成红外收发对管。当红外发射管发出的光信号能顺利到达对应的接收管时,表明红外收发对管之间没有障碍物时,可以关闭电梯门;否则,应进行反开门,以免夹伤乘客或损坏设备。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安全光幕应能检测的最小直径为50mm的障碍物,检测高度范围从20~1600mm,因此红外光栅间距不应超过50mm.一般布置32组以上红外对管。
红外发射有一定的发射角,一个红外发光管发出的红外信号会被多个红外接收管接收,因此需要一种同步机制,使红外接收管能正确接收对应红外发射管发出的光信号。由于红外发射管具有一定的发射角,当门扇距离较大时,对应的红外接收管上下方邻近的红外接收管也能收到光信号,即交叉光束。充分利用交叉光束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当门扇接近时,上下方邻近的红外接收管无法收到光信号,这就要求在检测障碍物的同时,还需要感知距离信息以免引起误判。
目前,红外对管之间同步采用有线方法,即收发双方通过电缆,经由电源盒同步,而距离感知则采用专门的红外接近开关,不足之处是触发距离取决于器件特性,不可调。针对现有产品上述的不足,需要提出一种不需要同步电缆和红外接近开关,检测距离可调,集检测、同步、距离感知一体的电梯光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红外对管之间同步方案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梯光幕检测、同步、距离感知一体化设备,包括设于电梯一侧轿门的红外发射单元和另一侧对应的红外接收单元、位于轿顶的电源盒及连接电缆;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间距小于50mm;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内设有距离检测模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包括串联的红外接收管和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两端经电压采样电路采样;每个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发射的红外数据帧包括引导码、控制码和结束码,对应于每个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的引导码和结束码相同、控制码对每个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独立编号。
优选的,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器、功率放大模块和光电信号转换模块。
优选的,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的光电信号转换模块为红外发射管。
优选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电信号转换模块、信号通道选通模块、通道放大模块;通道放大模块连接控制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光幕检测、同步、距离感知一体化方法,使用一种电梯光幕检测、同步、距离感知一体化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设于电梯一侧轿门的红外发射单元和另一侧同高度对应的红外接收单元、位于轿顶的电源盒及连接电缆;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间距小于50mm;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内设有距离检测模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包括串联的红外接收管和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两端经电压采样电路连接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检测、同步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青浦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青浦电梯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5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