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的电动调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6310.4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邹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N2/1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王晓霞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电动 装置 | ||
一种汽车座椅的电动调高装置,包括齿轮箱壳体,其一端呈敞开口设置且内部有壳体腔,壳体腔内设一级传动组件,齿轮箱壳体的一侧设驱动电机,其上连接蜗杆,蜗杆与一级传动组件连接,一级传动组件上设二级传动组件,二级传动组件与一级传动组件连接,二级传动组件上设连接板,连接板与齿轮箱壳体固定,特点:一级传动组件包括一与蜗杆啮合的减速齿轮及一与其同轴连接的转动轮,转动轮呈椭圆形构造;二级传动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壳体腔内的活齿齿轮套筒、一设在活齿齿轮套筒上的活齿传动件及一设在活齿传动件上的输出轴,活齿传动件与转动轮连接而构成二级减速并将动力传输给输出轴。承载力高,传动平稳无噪声;结构紧凑,组装方便,体积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电动调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济社会日渐发达的今天,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方便出行的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家庭生活必需品。而诸如汽车之类的乘用车或者商用车车辆通常配备有使乘员客座椅升高和降低的座椅调高器。现有的座椅调节器多为电动操作,生产厂家通常还会在车辆上设置可供车辆乘员手动推动或者旋转的旋钮来使座椅升降。电动式座椅调节器通常采用电机提供动力的形式并经两级减速后再由输出轴输出动力的结构,从而将由电机高转速但低扭矩的动力转化为低转速而高扭矩的输出动力。具体工作方式如下:电机驱动蜗杆转动,通过蜗轮蜗杆配合实现一级减速,再由蜗轮上的偏心轮驱动移动齿轮与设置在输出轴上的内齿轮配合实现二级减速,而车辆的座椅附接至该座椅调节器的框架并被支承在座椅调节器的框架上,使得座椅与座椅调节器的框架一起上下移动。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汽车座椅调高装置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有CN104723910B所展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高机构”、CN208498300U所公开的“一种汽车座椅电动调高器”、CN11483360A所介绍的一种“用于座椅调节器的齿轮组件”等等,典型的如CN110356292A所推荐的“一种座椅调高器”,其提供了一种蜗轮具有较高强度和疲劳耐久度优点的调高器,齿轮箱包括一级齿轮传动和二级齿轮传动,所述一级齿轮传动靠近方形电机后盖总成,二级齿轮传动位于一级齿轮传动背离方形电机后盖总成的一侧,一级齿轮传动包括电枢蜗杆和偏心蜗轮组件,电枢蜗杆与偏心蜗轮组件相互啮合,所述偏心蜗轮组件的斜齿为半包络齿,所述二级齿轮传动包括滑动于齿轮箱内的滑块、盘动于齿轮箱内的环形齿轮和输出齿轮组件,偏心蜗轮组件旋转并带动滑块在齿轮箱中滑动以及环形齿轮的规律盘动,环形齿轮的盘动驱动输出齿轮组件进行内啮合差齿旋转实现第二级齿轮传动,偏心蜗轮组件相比传统的蜗轮增加了约36%的齿数以提高一级传动比,实现较小的电机(低扭矩)提供更高的电动调高器输出扭矩,从而增强偏心蜗轮组件斜齿的强度满足疲劳耐久度要求,延长电机寿命。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之一,由于该技术方案采用偏心蜗轮组件来驱动滑块滑动与环形齿轮的规律盘动,而有关这种偏心蜗轮组件或称凸轮结构也可以参见“CN210234717U”所展示的“一种应用于座椅高调产品中的凸轮结构”,而由于偏心蜗轮(或称凸轮)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或线接触,接触面积小,受力集中易磨损,动力损耗大,传递效率比较低,并且偏心蜗轮(或称凸轮)的轮廓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生产难度大而成本高;之二,由于采用输出齿轮组件进行内啮合差齿旋转的方式来实现第二级齿轮传动,即通过内外齿轮设置成彼此以啮合的方式接合来传动,而内外齿轮通常为金属齿轮,不仅加工精度要求高,一旦产生加工误差会导致在调整座椅高度时座椅出现摇晃抖动的情况,同时两者在接合传动时往往会发出噪音异响,乘坐人员对于上述抖动或者异响认为部件产生了损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三,采用这种凸轮传动结构与内外齿轮啮合的二级传动方式的调高装置,还存在结构复杂,体积比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并且组装繁琐的弊端。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汽车座椅的电动调高装置的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忠明祥和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6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把手配件的自动抛光装置
- 下一篇:换电方法及智能充换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