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后侧方警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6616.X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2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森考平;藤好宏树;小城户智能;竹原成晃;矢田将大;清水浩一;河越知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G1/0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力奕;宋俊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后侧方 警报 装置 | ||
车用后侧方警报装置包括:拍摄车辆的后侧方的后侧方图像拍摄部;基于由车速检测部检测出的车速和由侧方空间检测部检测出的侧方空间信息,对以车辆的后端位置为基准的后方的检测距离进行计算的检测距离运算部;根据由检测距离运算部计算出的检测距离,从由后侧方图像拍摄部拍摄到的后侧方图像中提取对要穿过车辆与侧方障碍物之间的移动体进行检测的图像区域,并从所提取出的图像区域中检测移动体的移动体检测部;以及基于由移动体检测部检测出的移动体检测信息,进行是否将警报通知给车辆的驾驶员的判断的警报输出判断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用后侧方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一种车用的后侧方警报装置(所谓的盲点警报系统(BSW)或变道警报系统(LCW)),识别在与本车A正在行驶的行驶车道相邻的相邻车道上行驶的后续的车辆B,并在本车A要进行变道时,将若变道方向的相邻车道上有后续的车辆B正在行驶则有可能发生碰撞的警报通知给驾驶员,从而防止本车A在变道时与后续的车辆B的碰撞于未然。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车用监控装置中公开了下述情况:根据在本车A的后侧方行驶的后续的车辆B与本车A的横向的距离来设定距离阈值,在本车A与后续的车辆B之间的距离变成距离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本车A的反光镜死角区域内存在后续的车辆B并发出警告。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车用监控装置中公开了下述情况:可由广角摄像头每隔一定时间对本车A的后侧方进行拍摄,能根据上一次在本车A的后方是否检测出后续的车辆B,来选择是在由广角摄像头获得拍摄区域的整个区域检测车辆B还是在从拍摄区域中提取一部分的区域而得到的区域中检测车辆B,并在从本车A的附近到远处的较宽范围内监控后续的车辆B。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491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287532号公报
然而,这些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现有车用监控装置是涉及在与本车A正在行驶的行驶车道相邻的相邻车道上对在本车A的后侧方行驶的车辆B进行检测的装置,未被设计成对以穿过本车A与在相邻车道行驶的车辆B之间的方式进行行驶的例如作为两轮车的车辆C进行检测。
因此,即使使用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用监控装置,也会存在下述问题:难以根据本车A和本车A附近的车辆B来设定距离阈值,以对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本来就更高的穿过本车A与在相邻车道上行驶的车辆B之间的例如作为两轮车的车辆C进行检测。另外,还存在下述问题:时常发生针对车辆B的警告,被驾驶员认为警告太麻烦,导致车用监控装置的警报输出被停止,从而未能有效地得到灵活利用。
另外,即使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用监控装置中也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在例如作为两轮车的车辆C以穿过本车A与在本车A侧方的相邻车道行驶的车辆B之间的方式进行行驶的环境下,对于检测车辆B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即使要检测例如作为两轮车的车辆C也时常会检测到车辆B,因此会导致进行将之后的检测限于附近那样的动作。因此,存在下述问题:无法针对例如作为两轮车的车辆C充分地进行检测,以将与有可能发生接触或碰撞的车辆C相对应的准确的警报通知给驾驶员。
尤其是近年来,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称为ASEAN)地区,两轮车作为便捷的移动方式被大量引入城市市民中。在这些地区中,看到很多例如作为两轮车的车辆C穿过本车A与在本车A侧方的相邻车道行驶的例如作为四轮车的车辆B之间的场景,也可能会发生较多本车A卷入了车辆C的情况。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廉价的系统,可对在相邻车道上行驶的车辆B不产生影响,并在准确的定时发现车辆C从而将警报通知给驾驶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解决上述那样问题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后侧方警报装置,该车用后侧方警报装置可在准确的定时发现要穿过车辆与该车辆的侧方障碍物之间的移动体,并将警报准确地通知给车辆的驾驶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6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
- 下一篇:光敏装置与制造光敏装置的方法